钟微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危重型脐膨出 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影响脐膨出预后的因素,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37 例脐膨出婴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和总结。危重型脐膨出27 例,其中巨大脐膨出( 直径6 cm 以上)21 例,缺损直径小于5 cm者6 例。结果 全组治愈26 例(70 .27 % ),其中危重型治愈19 例(19/27) ;巨大脐膨出治愈16 例(16/21) ;一期修补29 例,治愈25 例(86.2 % );有呼吸机支持组治愈率为85 .7 % ,无呼吸机支持组治愈率为56.25 % 。结论 危重型脐膨出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包括巨大脐膨出、出生时呼吸窘迫(RD)、囊膜破裂和致死性畸形。不应过分强调缺损大小,而应重视危重状态。有效和足够时间的呼吸支持极为重要。 伍连康 余家康 夏慧敏 邹焱 钟微关键词:外科手术 脐疝 机械通气 胆红素监测仪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以光吸收值≥0.25u的时间百分比(total time percent with absorbance value≥0.25u,AV0.25)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十二指肠内胆红素光吸收值监测在胆道团锁(biliary atresia,B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以AV0.25=0及AV0.25〉0作为BA及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诊断标准,对23例BA患儿(男15例,女8例,年龄2~17周,平均6.5周)及42例IHS患儿(男29例,女13例,年龄3~18周,平均8.4周)进行诊断试验,评价其在B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胆红素光吸收值监测在BA诊断中的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95%,93%,88%,100%,0.93。结论以AV0.25=0作为诊断标准的十二指肠内胆红素光吸收值监测为BA提供了一种新的、准确的诊断方法。 钟微 余家康 夏慧敏 李成昌 李瑞琼关键词:胆道闭锁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02年 探讨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分析 ,对 111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显示 :1 常规腹部X片检查 ,阳性 10 8例。 2 111例中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最多见 (2 6 3% ) ,先天性胃肌层缺损 2 4 3% ,其它较常见包括特发性穿孔 ,先天性巨结肠 ,胎粪性腹膜炎及先天性肠闭锁。 3 除先天性胃肌层缺损外 ,原发病及穿孔部位与病死率关系差异无显著性。 4 早产儿有较高病死率 ,围手术期监护及TPN可降低病死率 ,因此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预后与早产、穿孔部位、手术期监护及TPN有密切关系。 夏慧敏 徐涛 伍连康 钟微 潘韶芳 余家康关键词:新生儿 消化道穿孔 预后 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狭窄的诊治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本院9年先天性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术后食管狭窄的诊治,期待提高EA患儿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随访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并手术的53例EA病例,总结术后食管狭窄的诊治情况。结果手术的53例中29例(34.9%)全部经食管造影检查或胃镜直视下确诊为食管狭窄,其中27例(93.1%)扩张后症状缓解。1例(3.5%)放置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2周后治愈。1例(3.5%)出现食管穿孔。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EA术后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有效地治疗食管狭窄能减少患病率,提高生存质量。 贾炜 钟微 张靖 余家康 李瑞琼 何秋明 唐志贤 夏慧敏关键词:食管闭锁 食管狭窄 临床诊治 先天性膈疝术后食管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了解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预后及术后食管功能和胃食管反流情况。方法 对4 6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进行随访 ,13例进行了 2 4h食管双极 pH及2 4h动态压力测定 ,了解胃食管功能。结果 13例进行了 2 4h食管pH及压力测定的膈疝修补术后患儿中 ,7例有胃食管反流 ,其中3例术中应用补片 ,4例术前显示胃疝入胸腔。结论 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可出现胃食管反流 ,2 4h测压及 pH测定表现为食管蠕动功能明显减弱 。 夏慧敏 钟微 潘韶芳 余家康 李瑞琼 何小兵 杨盛春 伍连康关键词:先天性膈疝 食管功能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新生儿肠穿孔进行危重评分与预后分析,探讨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7年治疗的90例新生儿肠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7分制评分系统对术前患儿病情进行危重评分,并结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危重评分值高的患儿病死率较高;早产儿病情重,危重评分值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出生体重、手术方式及肠穿孔部位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出生时是否足月、合并感染及内环境是否稳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马力 钟微 余家康 伏雯 夏慧敏关键词:肠穿孔 预后 第六届全国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 2007年 第六届全国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3~5日在广州市广东大厦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广东、新疆、沈阳、北京、上海、海南等地的118位正式代表和25位旁听代表参加了学术会议,共有36位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代表们就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膈疝的实验室研究、新生儿巨结肠的诊断,长段型食管闭锁的治疗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体现了我国新生儿外科的水平和发展方向。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钟微 余家康 夏慧敏关键词:新生儿 外科学术 新生儿胃穿孔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30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中手术 2 8例 ,术后死亡 12例 ,预后与有无合并畸形及并发症有关。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病情凶险 ,预后与有无并发畸形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早期诊断及及时手术 ,减少并发症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邓志坚 邱江 钟微 潘韶芳 余家康 夏慧敏关键词:胃溃疡 胃穿孔 新生儿 外科手术 先天性膈疝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肺发育不良中肺动脉高压(D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量化指标,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CDH胎肺中的表达及在CDH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VEGF和CDH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Nitrofen诱导CDH模型胎鼠并分组:Dex组予以产前Dex治疗,CDH组未给予Dex,另取正常胎鼠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学测量、肺蛋白含量检测等方法,测定出平均肺泡面积、平均肺泡间隔厚度、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比(M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比(WA%)、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比(LA%)、左肺与体重比、左肺蛋白含量与体重比等;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胎肺中VEGF的表达及相对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H组胎肺显著发育不良,包括肺微小动脉结构明显异常,表现为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减少、MT%增大、WA%增大,LA%减小(均P〈0.05);另外VEGF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DH组相比,Dex组胎肺发育明显改善,表现为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增加、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比减小、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比增大(均P〈0.05);但VEGF mRNA及蛋白水平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VEGF在CDH胎肺中的表达增高可能是CDH肺发育不良形成机制之一;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可明显改善肺微小动脉结构异常及肺发育不良,但未发现对VEGF的表达有影响,提示Dex可能并非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而发挥改善肺动脉高压及肺发育不良的作用。 余家康 何秋明 肖尚杰 钟微 夏慧敏关键词:高血压 肺性 端斜式和改良裁剪式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84例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总结84例新生儿肠闭锁的治疗经验,比较端斜式肠吻合术和改良裁剪式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先天性空回肠闭锁患儿按手术方式分成端斜式组和改良裁剪式组,观察两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胎龄、体重、入院时日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肠闭锁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明显慢于回肠闭锁(P<0.05)。端斜式组和改良裁剪式组比较,不论空肠闭锁或者回肠闭锁,两者在吻合口漏、梗阻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裁剪式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端斜式组(P<0.05)。结论改良裁剪式肠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较好术式。 余家康 钟微 夏慧敏 潘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