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沙坦
  • 4篇氯沙坦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
  • 2篇心室
  • 2篇血症
  • 2篇内皮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异质性
  • 1篇动蛋白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扑动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袁杰
  • 5篇王夜明
  • 5篇曾秋棠
  • 3篇王祥贵
  • 3篇董晓雁
  • 3篇张桂清
  • 2篇曹林生
  • 2篇赵宏
  • 1篇张丽娜
  • 1篇刘肖林

传媒

  • 3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7
  • 4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时间-PR间期散点图之构想
2019年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每个心搏的PR间期为纵坐标,可以得到时间-PR间期散点图,即t-PR散点图。涉及PR间期改变的心律失常,如间歇性心室预激、PR间期延长、房室阻滞等,以及起搏器特殊功能运作在t-PR散点图上有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这是其诊断上述心电现象的基础。t-PR散点图是对t-RR散点图所传达的宏观信息的重要补充。
李艺袁杰陶凉
关键词:PR间期心律失常散点图
氯沙坦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估氯沙坦对高脂血症兔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5 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A组喂以含 1%胆固醇的兔饲料 ,B、C、D组在喂以含 1%胆固醇兔饲料的同时分别喂以 10mg·kg-1·d-1和 2 5mg·kg-1·d-1的氯沙坦以及 10mg·kg-1·d-1的开搏通 ,E组为正常对照组 ,喂以标准普通兔饲料 ,共 12wk。实验结束时 ,抽血对血脂水平进行测定。麻醉后处死动物 ,分离从主动脉根部至髂动脉分叉处的血管段 ,取主动脉弓处的组织行组织学检查 ;将胸主动脉切成 4mm长的血管环置浮槽中做离体实验 ,观察对乙酰胆碱、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反应曲线 ;剩余的血管制成组织匀浆 ,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对组织中的AngⅡ和ET 1进行测定。 结果 ①A、B、C、D组的血脂和An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E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D组血管组织中ET 1水平明显高于B、C、E组 ,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②A组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 ,与E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B、C、D组与E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对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在A、B组明显增强 (P <0 0 1) ,C、D组与E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③各组的血管中膜面积相似 ;A、B、C、D组的血管横截面积明显增加 ,?
张桂清曾秋棠曹林生袁杰董晓雁王夜明王祥贵赵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 方法 :测定冠心病 (CHD)组 3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组 2 8例、EH并发CHD(EH加CHD)组 39例和正常对照组 2 0例的血脂、AngⅡ、vWF、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水平以及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CHD组和EH加CHD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 (FMD)和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舒张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7.32± 4 .36 )、(5 .6 2± 3.0 9)和 (3.72± 3.0 6 ) %∶(14 .2 1± 7.71) %以及 (17.82± 6 .0 0 )、(12 .6 1±4 .2 9)和 (9.5 2± 4 .85 ) %∶(19.33± 9.6 2 ) % ,均P <0 .0 5 ]。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在CHD组和EH加CHD组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呈正相关 [分别为 (r =0 .317,P <0 .0 1)和 (r =0 .2 98,P <0 .0 1) ],EH加CHD组与血浆AngⅡ水平呈负相关 (r =- 0 .4 71,P <0 .0 1) ;剔除HDL C影响因素后仍呈负相关 (r =- 0 .2 84 ,P >0 .0 1) ,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舒张与上述各因素无关。根据FMD程度将 4组受试者合并后再分为A、B两组 ,A组FMD≤ 5 % ,B组FMD >5 % ,结果显示 ,A组的AngⅡ和ET 1明显高于B组 [分别为(10 1.4 5± 13.4 2 )∶(35 .6 4± 9.6 2 )
张桂清曾秋棠曹林生袁杰董晓雁王夜明王祥贵赵宏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性高脂血症兔MCP-1与CD11b的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胆固醇血症兔主动脉组织单核细胞趋动蛋白1(MCP-1)基因表达水平和静脉血单核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活性(CD11b)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高胆固醇组喂以高胆固醇饲料;氯沙坦高、低剂量组在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分别以氯沙坦粉剂25 mg/(kg.d)和10 mg/(kg.d)溶于温水中灌胃,1次/d。观察12周。实验结束时,主动脉组织经HE染色行病理学检查。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1b。用RT-PCR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MCP-1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胆固醇组血管内膜下斑块形成明显,而氯沙坦高、低剂量组斑块明显减少;高胆固醇组较对照组MCP-1 mRNA表达及CD11b活性显著增高(P<0.01);氯沙坦高、低剂量组MCP-1 mRNA表达及CD11b活性较高胆固醇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抑制组织MCP-1 mRNA的表达及降低CD11b活性,降低单核细胞内膜下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氯沙坦从受体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王夜明曾秋棠袁杰
关键词:CD11B氯沙坦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37例 CHF患者 ,在常规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盐类 )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 ( A)组、美托洛尔 ( B)组 ,治疗 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 ( NYHA)分级评估和症状评分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 ( FS)、射血分数 ( 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 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 LVESV)。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两组的症状和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 P<0 .0 5 ) ,A组较 B组 EF改善更明显 ( A组从 35 .8%到 46.7% ,P<0 .0 1 ;B组从 37.4%到 45 .3% ,P<0 .0 5 ) ,LVESV、LVEDV较治疗前均下降 ( P<0 .0 5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显著改善 CHF的心功能 ,抑制心室重塑 。
张丽娜刘肖林袁杰
关键词: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心室重塑CHF心功能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高脂饮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纤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家兔 4 0只随机分为 4组 :A组予普通饲料、B组予 1%高胆固醇饲料、C组和D组进食同B组 ,分别予氯沙坦和卡托普利灌胃。 12wk后取血检测各项生化指标 ,处死动物 ,制作标本 ,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和血管内膜、中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内膜的超微结构 ;检测血管组织的内皮素 (ET 1)水平。结果 :B组的血脂和ET 1水平较A组明显增高 ,斑块形成明显 ,血浆t PA活性降低、PAI 1活性增高。氯沙坦的干预不影响血脂水平 ,但可减小斑块面积 ,降低ET 1,改善t PA和PAI 1活性 ;D组除ET 1外的各项指标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C组和D组内皮损伤明显轻于B组。结论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高脂血症家兔的内皮纤溶功能 ,减轻粥样斑块形成。
袁杰曾秋棠张桂清王夜明王祥贵董晓雁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灭活剂动脉粥样硬化氯沙坦卡托普利
氯沙坦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兔动脉内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王夜明曾秋棠袁杰
关键词:氯沙坦高胆固醇血症动脉内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关于心室复极顺序的错误表述——浅谈心室除复极过程与QRS-T同向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传统观点认为QRS-T同向是由于"先除极的地方后复极",这是除、复极概念上的混淆,是把3相当成了复极的全部,把2相当成了除极的延续,把复极进程的差异归于外因,而忽略了心室肌本身在细胞电生理特点上的巨大差异。实际上,先除极的地方必然先复极,但后除极的地方复极更快、结束更早,使整个心室的膜电位梯度指向外膜,故QRS向量与T向量大致同向。
袁杰
关键词:心室复极电生理异质性
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心房扑动波形融合问题被引量:1
2020年
心房扑动时扑动波常与QRS波群及ST-T段相融合,影响心电图间期、振幅测量的准确性。数学工具与数学思维在心电图波形及数据的整合中尤为重要。本文使用Matlab工具提取目标心电图坐标,同时结合心房扑动的电生理特点对原始坐标数据进行编辑修改;再将处理后的坐标重新拟合为新的心电图波形,尝试还原无房扑波叠加的QRS波群及ST-T段形态。
李艺袁杰陶凉
关键词:心房扑动MATLAB数学工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