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苟亚青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
  • 1篇遥感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敏感...
  • 1篇生态环境影响
  • 1篇生态系统影响
  • 1篇市政
  • 1篇铁路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公路
  • 1篇青藏铁路
  • 1篇流域
  • 1篇跨界
  • 1篇环境管理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缓冲区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4篇董仁才
  • 4篇苟亚青
  • 2篇李思远
  • 2篇刘昕
  • 1篇孙晓泽
  • 1篇曹慧明
  • 1篇李春明
  • 1篇刘涛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结构日趋复杂,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干扰愈发严重,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的复杂。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但直接体现在其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中,也通过许多市政综合管理要素和对象呈现出来。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6月至11月的城市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立案数据的归类分析,结合东城区地形图和专题图矢量数据,从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他设施等因素,分析了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把从市政管理信息中提取出的城市管理部件问题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土、气、噪声、视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关键要素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挖掘东城区生态系统在组成和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和规律性,阐明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时空关系的复杂性,以期为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借鉴。
董仁才苟亚青刘昕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管理
基于3S技术的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改建完善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凝练出以Landsat7 ETM+、Landsat5 TM、Geoeye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光谱差值法和目视判读法等方法,对施工前后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构建干扰斑块数量、干扰强度和干扰幅度等评价大型线性工程施工期干扰强度的新指标和新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高寒草甸向裸地或建筑的转变,同时也提取出少量植被恢复斑块.变化斑块集中分布在公路两侧10~50m范围内,对区域干扰幅度较小.通过工程监理与实地考察数据的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提取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斑块,提出的干扰指标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的分析精度.
苟亚青刘昕李思远董仁才
关键词:遥感生态环境影响变化检测
不同管理主体对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行政边界将自然生态系统从主观上切割为可供管理的空间单元,而人类介入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会从根本上影响生态系统的格局和生态学过程,这种影响对流域生态系统更为显著。以我国西南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为例,运用对比分析法,先从不同行政尺度定性比较了流域两侧生态系统管理主体在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方面的差异性。再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变化监测技术,定量分析流域省界两侧土地利用类型、林分结构、归一化植被指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关键要素上的差异,形成对流域省界两侧生态系统功能的差异性的全面认识,从而对产生生态系统功能差异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泸沽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对策,以实现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董仁才苟亚青李思远曹慧明
关键词:流域环境管理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GIS模型被引量:7
2011年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过程中的空间要素叠置分析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和逻辑完善,采用ArcGIS平台的Model Builder工具封装了可以进行多循环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GIS模块;并选取青藏铁路沿线部分路段,测试了从环境问题分析、指标与权重确立、空间数据预处理到GIS模型运行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在多重生态与环境要素累加效应影响下,青藏铁路生物通道的两侧高度敏感,且多个敏感区连成一个线性敏感带,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的带状空间格局特征突出;通过与大量地面调查的评估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GIS模型判断生态敏感区域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线性工程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董仁才孙晓泽李春明刘涛苟亚青
关键词:生态环境敏感性缓冲区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