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远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城市
  • 3篇元数据
  • 3篇评估数据
  • 3篇可持续发展能...
  • 3篇城市可持续发...
  • 3篇城市可持续发...
  • 2篇调水
  • 2篇动态影像
  • 2篇遥感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人类视觉
  • 2篇摄像测量
  • 2篇输水
  • 2篇天际线
  • 2篇绿地
  • 2篇南水北调
  • 2篇可达性
  • 2篇缓冲区分析
  • 2篇工程输水
  • 2篇城市地理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15篇李思远
  • 11篇董仁才
  • 5篇吴钢
  • 5篇付晓
  • 5篇张永霖
  • 3篇曹慧明
  • 2篇赵景柱
  • 2篇全元
  • 2篇唐明方
  • 2篇苟亚青
  • 2篇董孟婷
  • 2篇张娜娜
  • 1篇王辰星
  • 1篇郑拴宁
  • 1篇邓红兵
  • 1篇石松林
  • 1篇刘昕
  • 1篇魏东
  • 1篇高雅
  • 1篇李春明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环境生态学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金矿山生态影响与生态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矿山开发过程不可避免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恢复是实现矿山可持续利用与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紫金山金铜矿的系统研究,调查分析了矿区工程占地、生态恢复措施实施和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矿区工程实际占地面积为1 187.79 hm 2,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空间异质性加大。工程建设及运营对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局部改变了地形地貌及自然景观,但工程实行分期开采、分期征占地,较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遥感解译结果揭示矿区植被恢复面积总计244.16 hm 2,调查的17块恢复样地植被覆盖度均大于80%,矿区早期生态恢复的马尾松林平均生物量较高,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得到缓解。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对矿山恢复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叶鑫石松林顾羊羊张琨王浩李思远
关键词:生态恢复金铜矿生态调查
全景影像采集系统、基于其的测量天际线的装置和方法
一种全景影像采集系统,以及基于其的测量城市天际线的装置和方法,创新性地对城市地理景观领域的天际线进行定量化摄像测量,目的在于以观察者为中心,定点定位并定量测量周边城市空间建筑物实体在人类视觉层面的360度城市天际线轮廓。...
董仁才李思远赵景柱张永霖付晓吴钢
文献传递
元数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数据的应用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评估数据获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数据需求.本文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数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影响评估的数据层面的关键因素.并应用...
姜天祺李思远张娜娜董仁才
关键词: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元数据
文献传递
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了解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易县段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区域为研究对象,以50-3 000 m划分不同宽度研究区,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研究了施工建设前、中、后期沿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且分别计算不同宽度及整体景观的景观指数,分析管道建设对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工程建设期的对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和强烈,工程建设对施工作业带两侧100 m范围内影响最为明显。
吴钢董孟婷唐明方李思远曹慧明
关键词:南水北调景观指数
不同管理主体对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行政边界将自然生态系统从主观上切割为可供管理的空间单元,而人类介入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会从根本上影响生态系统的格局和生态学过程,这种影响对流域生态系统更为显著。以我国西南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为例,运用对比分析法,先从不同行政尺度定性比较了流域两侧生态系统管理主体在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方面的差异性。再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变化监测技术,定量分析流域省界两侧土地利用类型、林分结构、归一化植被指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关键要素上的差异,形成对流域省界两侧生态系统功能的差异性的全面认识,从而对产生生态系统功能差异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泸沽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对策,以实现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董仁才苟亚青李思远曹慧明
关键词:流域环境管理
城市可持续规划中的生态敏感区避让分析——以丽江市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应突出强调保护原有特色生态环境要素,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原住民人居环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城市面貌在过去数十年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用地显著扩张,同时严峻的环境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以丽江市为例,选取对其发展影响深远的水系元素、噪声环境因子和森林火灾3个关键生态敏感因子,提出通过分析这类生态敏感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避让方法、程度,区划城市规划基本空间格局,以避免城市未来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而制约其发展的规划用地思路。结果表明,丽江城区周边湖泊水系、古城内部及周边原住民人口密集区都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必须予以避让;该区域面积为147.2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1.1%。同时,明确给出了规划用地的具体空间控制范围和相应的避让原则。
董仁才李思远全元董志南李春明郑拴宁刘昱聪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分析避让
四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地系统可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德公司生产的电子导航地图中居民区点和绿地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缓冲区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我国4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绍兴市和日照市这4个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特征,以及<5,5—15,15—30min时间距离内所覆盖城市居民点数量,对其绿地可达性及其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内的绿地系统分布均比较合理,覆盖面广,尤其是30min时间距离内可达的绿地满足了95%的住区;80%以上的住区居民可以在15min内到达周边任意绿地,为城市绿地管理部门打造"一刻钟生活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提供服务的绿地斑块面积比较细碎,大型绿地的配置率相对较低;而且多数绿地斑块从属于多个时间距离半径内,承受较大人口压力。最后,建议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绿地系统与住区从时间尺度上的协调分析。此外,尝试性地采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导航地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可达性分析,研究结果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董仁才张娜娜李思远张永霖王韬付晓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达性缓冲区分析绿地系统
基于电子导航地图POI的北京城区绿色空间服务半径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近年来,电子导航地图中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在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研究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绿色空间对其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作用十分重要,城市绿地系统的配置是否科学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情况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北京城区五环以内的POI数据,采用核函数模拟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在空间分布上强弱程度的热力图,对该区域绿色空间实体不同半径服务区内的热力特征进行耦合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五环以内绿色空间实体500、750 m和1000 m典型服务半径的覆盖面分别占总面积的77.99%、91.55%和97.46%,从服务供给角度表现出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均匀;但在绿色空间500 m服务半径内,仅覆盖了POI热力图中极高密度区中51.19%的地区,高密度区中54.78%的地区,中密度区中66.21%的区域,从服务需求角度表现出绿色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均衡。研究认为城市绿色空间在POI热度较高区域的主要商圈、人流密集区域匹配明显不足,需要通过增加绿地或疏解POI集中程度来缓解绿色空间供需矛盾。
董仁才姜天祺李欢欢李思远张永霖张永霖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
基于3S技术的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改建完善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凝练出以Landsat7 ETM+、Landsat5 TM、Geoeye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光谱差值法和目视判读法等方法,对施工前后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构建干扰斑块数量、干扰强度和干扰幅度等评价大型线性工程施工期干扰强度的新指标和新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高寒草甸向裸地或建筑的转变,同时也提取出少量植被恢复斑块.变化斑块集中分布在公路两侧10~50m范围内,对区域干扰幅度较小.通过工程监理与实地考察数据的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提取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斑块,提出的干扰指标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的分析精度.
苟亚青刘昕李思远董仁才
关键词:遥感生态环境影响变化检测
元数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数据的应用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评估数据获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数据需求。本文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数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影响评估的数据层面的关键因素。并应用...
姜天祺李思远张娜娜董仁才
关键词:元数据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