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豫晓
- 作品数:44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Tat-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转导活性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原核表达野生型p53与TatPTD(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的融合蛋白,检测TatPTD介导p53进入肝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A549细胞系中分离野生型p53基因,将该基因分别克隆入pTAT-HA和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诱导表达并进行纯化。以纯化的p53蛋白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将Tat-p53融合蛋白加入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at-p53融合蛋白导入HepG2细胞的效率。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Tat-p53融合蛋白及p53蛋白,制备p53特异的抗血清,证实Tat-p53可以高效的转入HepG2细胞内。结论:Tat-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为应用Tat-p53融合蛋白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丁劲刘军黄豫晓李英辉陈俊赵亚薛采芳
- 关键词:TAT蛋白转导域活性分析野生型P53基因纯化原核表达载体
- HBV感染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HBV由于其较强的种属特异性,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来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关HBV感染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鼠方面,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HBV转基因小鼠、HBV转染小鼠和人鼠嵌合肝脏HBV小鼠等模型的优缺点,提出合理使用这些模型有助于更好地阐明HBV的致病机制。
- 王军黄豫晓沈燕梁姣刘学武李英辉赵亚
-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核糖核酸酶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核糖核酸酶(HBV核心蛋白与人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的融合蛋白)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首先将已经构建好的下列基因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带有柔性连接区的靶向核糖核酸酶(TR-L)...
- 刘军宫卫东赵亚李英辉丁劲黄豫晓薛采芳
- 关键词:乙肝病毒重组腺病毒
- 文献传递
- HBV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旨在获得HBV靶向核糖核酸酶,并制备其兔的多克隆抗体。方法:将构建好的HBV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6×His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经Ni2+亲和层析纯化。通过SDS 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以复性的蛋白作为抗原,用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结果:成功地纯化和复性了HBV靶向核糖核酸酶,获得了较高效价的抗血清。结论:获得纯化并复性的HBV靶向核糖核酸酶和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李英辉刘军赵亚薛采芳丁劲黄豫晓
- 关键词: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Tet-on和Cre/loxP双调控肝靶向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和功能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制备Tet-on和Cre/loxP系统双重调控下肝靶向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rtTALAP-1/LC-1并评价其功能,为最终建立可突破胚胎期免疫耐受的双调控型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适龄rtTALAP-1转基因小鼠与LC-1转基因小鼠交配,PCR法检测子代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是否插入了rtTA元件和Cre基因片段。双阳性rtTALAP-1/LC-1小鼠dox诱导1周后,以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小鼠肝脏的Luc萤光素酶信号,免疫组化检测Cre重组酶在小鼠肝脏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在dox诱导后,仅在其肝脏检测到清晰的Luc萤光素酶信号,而其他脏器均未检测到萤光信号;免疫组化法也仅在小鼠肝细胞核中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其靶基因表达的诱导反应性和肝靶向性均良好,为最终制备双调控型丙型肝炎病毒(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赵亚马玉黄豫晓兰海云孙梦宁吕欣杨敬雷迎峰张建敏康健招明高汪爱勤尹文
-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
- 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感想被引量:1
- 2008年
-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人文素养。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为依托进行的德育教育是向学生潜移默化地点滴渗透。同时,注重引导和沟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的使命感和道德情操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专业课应该是对德育系统教育的非常有益的补充、理解和实践。要充分利用这种联系,结合专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医学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李英辉黄豫晓赵亚刘忠湘
-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德育教育
- 带有蛋白转导域的靶向核糖核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究表达并纯化了带有蛋白转导域HIV-TAT的靶向核糖核酸酶,将其加入到2.2.15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观察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对细胞有无毒性,以便为靶向核糖核酸酶用于临床治疗HBV感染奠定基础.
- 刘军丁劲薛采芳李英辉宫卫东赵亚黄豫晓
- 关键词:蛋白转导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重组蛋白
- TIP样蛋白在疟原虫免疫抑制中功能的初步研究
-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WHO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确诊的疟疾患者约1亿人。宿主感染疟原虫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疟原虫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仍能生存与繁殖,即疟原虫的免疫逃避。疟原虫可以通过抗原变异、免疫抑制等多种...
- 黄豫晓
- 关键词:疟原虫免疫逃避免疫抑制
- 文献传递
- PbTIP多克隆抗体对恶性疟原虫生长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 2013年
- 首先构建了伯氏疟原虫TIP样蛋白(以下简称PbTIP)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bTIP,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了带His标签的PbTIP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Blot鉴定虽然证明该融合蛋白表达正确,但即便在变性条件下该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效果也不佳。以PbTIP融合蛋白经过初次和三次加强免疫获得的小鼠PbTIP多克隆抗体滴度达到1∶105以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小鼠PbTIP抗血清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显示PbTIP多克隆抗体对恶性疟原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以上实验结果为后续PbTIP在疟原虫免疫抑制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黄豫晓刘学武沈燕李英辉梁娇王军刘忠湘赵亚徐志凯
- 关键词:疟原虫免疫抑制
- 恶性疟原虫复合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 2012年
- 原核表达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在前期构建恶性疟原虫复合多期多表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将测序正确的AMAMEG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诱导表达。采用包涵体洗涤的方式纯化目的蛋白,以AMA—1抗体对纯化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成功获得长度为1 000 bp的恶性疟原虫AMA—1胞外域基因片段,获得了与多表位基因连接后的AMAMEG基因。通过诱导表达,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95 000处有预计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成功表达出融合蛋白。经此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滴度达到1∶105。纯化的融合蛋白和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新型疟疾疫苗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沈燕赵亚黄豫晓梁姣刘忠湘李英辉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疫苗多表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