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45篇“ TAT“的相关文章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TAT、蛋白S及D-Dimer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蛋白S(PS)和D-Dimer等血栓前指标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5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HDP组)资料,另选同期正常妊娠孕妇62例(正常孕妇组),比较两组间TAT、蛋白S和D-Dimer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其母婴结局。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TAT、蛋白S和D-Dimer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T和孕晚期D-Dimer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HDP组的血栓前指标TAT和孕晚期D-D值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蛋白S值低于正常孕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T、蛋白S和孕晚期D-Dimer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61,特异度为0.86,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HDP组剖宫产、胎盘梗死、眼底病变、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DP组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T、蛋白S和孕晚期D-D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曾一曲姚睿婧蔡昱王文文战媛王婷婷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蛋白SD-DIMER
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它们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96例ICAS患者(ICAS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78)、中度组(n=64)和重度组(n=54);另选取196例与ICAS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一致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Spearman法分析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AS患者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AT、t-PAIC、TM、总胆固醇(TC)水平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AS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P<0.05);ICA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AT、t-PAIC、TM、TC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分别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74,0.695,0.62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T、t-PAIC、TM、TC是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AT、t-PAIC、TM、TC联合检测预测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62%,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检测-TAT)=4.617、Z_(联合检测-t-PAIC)=4.024、Z_(联合检测-TM)=4.004、Z_(联合检测-TC)=7.078,均P=0.000)。[结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三者和TC联合检测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王澎张春和赵舰褚宁涵吕欣哲张林吴丹蕾左瑞菊张睿
关键词: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专业急诊标本TAT的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专业急诊标本检验前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现状,分析TAT超时的影响因素,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验医学信息网网络平台向参加2022年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实验室发放《2023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全年)质评上报表》,要求各实验室统计上报2022年1-12月不同专业急诊标本检验前TAT、实验室内TAT的年中位数和年第90百分位数(P_(90)),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基础检验中心和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临检专业2023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摘取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对回报数据的全血、尿液、粪便常规(简称三大常规)和凝血TAT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TAT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实验室比率及超出阈外值的实验室比率。结果青海省参加该次调查的临床实验室共159家,实验室填报率为100.00%。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二级以下医院分别占16.35%、45.28%、38.36%。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急诊标本检验前TAT年中位数、年(P_(90))小于30 min的实验室分别约占72.98%、56.61%,超出阈外值(≥30 min)的实验室占27.02%;实验室内TAT年中位数、年(P_(90))小于30 min的实验室分别约占53.46%、39.00%,超出阈外值(≥30 min)的实验室占46.54%。临床基础检验专业凝血急诊标本检验前TAT年中位数、年(P_(90))小于30 min的实验室分别约占68.35%、52.52%,超出阈外值(≥30 min)的实验室占31.65%;临床基础检验专业凝血急诊标本实验室内TAT年中位数、年(P_(90))小于60 min的实验室分别约占89.21%、74.10%,超出阈外值(≥60 min)的实验室占10.79%。结论青海省临床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专业急诊标本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超出阈外值的实验室较多,部分实验室需要优化标本周转环节,缩短标本TAT,应根�
韩启福张瑞王立萍刘兰民李子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TM、TAT、PIC、D-D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6-2023.6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DI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综合诊断结果分为DIC组(48例)和非DIC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TM、TAT、PIC、D-D水平及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的DIC评分系统(ISTH)评分情况差异,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TM、TAT、PIC、D-D水平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经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DIC患者入院时血清TM、TAT、PIC、D-D水平与ISTH评分的关系。记录DIC组患者3个月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其入院时TM、TAT、PIC、D-D水平差异。结果:DIC组患者TM、TAT、PIC、D-D水平及ISTH评分显著高于非DIC组(P均<0.05);TM、TAT、PIC及D-D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其AUC为0.926,特异度为87.50%,敏感度为87.50%,且四者水平均与ISTH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死亡组TM、TAT、PIC、D-D水平高于存活组(P均<0.05)。结论:TM、TAT、PIC及D-D联合可提高早期DIC诊断效能,预测DIC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
张晓莉杨思蕴吴敏华蒋秀娣王克翔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TAT、PIC、TM联合D-二聚体在脑出血术后并发DVT的诊断价值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和相关的血栓性指标如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hrombine-antithrombin III complex,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α...
丁明辉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
血清FM、TAT、MIP-1α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单体(F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后有VTE的产妇纳入VTE组(n=45),根据1:4配对方法选择我院同期分娩后无VTE的产妇纳入非VTE组(n=18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M、TAT、MIP-1α、D-二聚体(D-D)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M、TAT、MIP-1α、D-D水平对产后VT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VTE组比较,VTE组血清FM、TAT、MIP-1α、D-D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剖宫产和FM、TAT、MIP-1α、D-D升高为影响产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M、TAT、MIP-1α、D-D水平联合预测产后V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大于血清FM、TAT、MIP-1α、D-D水平单独预测的0.748、0.755、0.722、0.592。结论:血清FM、TAT、MIP-1α水平升高是产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FM、TAT、MIP-1α联合D-D对产后VTE的预测价值较高。
张珊珊孟侠王静依彭燕陈国艳杨智玲
关键词:FMTATMIP-1Α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F-Box蛋白FBXO45通过降解Tat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研究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缓慢且致病率极高。尽管联合抗病毒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恶化,但不能完全清除...
许明秀
关键词:TAT泛素化自噬
siRNA沉默α-TAT1对肝肺综合征中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siRNA沉默微管乙酰化转移酶1(alpha tubulin acetyltransferase 1,α-TAT1)对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中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Tabula Muris分析肺组织各细胞亚群α-TAT1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n=6)、胆管结扎组(HPS组,n=18)。造模后在第2、4周分别取材HPS组大鼠,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2周和4周HPS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中α-TAT1表达水平变化。收集Sham和HPS大鼠血清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12 h和24 h,之后进行小分子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实验,分为Sham血清+siRNA NC组、Sham血清+siRNA α-TAT1组、HPS血清+siRNA NC组、HPS血清+siRNA α-TAT1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s中α-TAT1、Ace-α-tubulin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各组诺考达唑(10μmol/L)预处理后HUVECs中α-Tubulin微管聚合水平,评估微管的结构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联合细胞免疫荧光观察HUVECs的细胞迁移能力和高尔基体的定位。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HUVECs成血管能力。结果 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HPS中肺血管内皮细胞α-TAT1表达显著增加(P<0.01)。siRNA α-TAT1干扰组中α-TAT1和Ace-α-tubulin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且微管稳定性减弱(P<0.01)。另外,siRNA α-TAT1干扰组中GM130标记的高尔基体在核周细胞突出段方向的分布比例降低,且迁移能力下降(P<0.01)。同时,成血管长度及网络水平显著减弱(P<0.01)。结论 沉默α-TAT1可减弱HPS中内皮细胞迁移和成血管能力,其机制与减弱微管稳定性有关。
刘畅朱佳熙刘亚楠徐木陈璟莉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内皮细胞
基于TAT、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住院诊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VTE分组,分为VTE组(n=43)与非VTE组(n=57)。接受血清TAT、PIC检测分析以及Padua评分评估。比较两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单一或联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的诊断效能。结果:VTE组患者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均较非VTE组患者高(P<0.05),且VTE组患者VTE高风险(Padua评分≥4分)占比高于非VTE组(P<0.05)。经分析,当血清TAT≥16.18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77.59%;当血清PIC≥3.10μ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6.60%、特异度为86.79%;当Padua评分≥4分时,其诊断灵敏度为80.85%、特异度为90.57%。经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联合诊断的AUC为0.959,其诊断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100.00%。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血清TAT、PIC水平及Padua评分明显较高,通过TAT、PIC联合Padua评分可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且诊断效能较高。
郑振羽陈方榕刘岩佘晖
关键词: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羊种布鲁氏菌Tat系统底物蛋白ErfK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2024年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rfK,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ErfK(rErfK)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将rErfK蛋白免疫小鼠,分别在免疫后15、30和45 d收集血清和脾脏,检测蛋白免疫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rfK蛋白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SDS-PAGE和Western blot均可获得25 kDa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可与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证明rErfK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ErfK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含量相比PBS组显著上升(P<0.05),且脾脏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此外,rErfK免疫也能极显著诱导小鼠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IgG的产生(P<0.01)。上述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布鲁氏菌rErfK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基于ErfK蛋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吴瑶焉鑫孙明军屈海龙郭晓涵闫昊张培培孙世雄李嘉琪孙翔翔刘蒙达张皓博南文龙南文龙邵卫星王方昆樊晓旭
关键词:布鲁氏菌抗原性免疫原性

相关作者

黄文
作品数:87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TAT 重症肌无力 HIV-1 血脑屏障破坏 MDX鼠
程相朝
作品数:607被引量:1,092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学特性 鼠伤寒沙门菌 CRP 减毒 新城疫病毒
蒋晖
作品数:58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TAT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DNF 融合蛋白
周平坤
作品数:314被引量:65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DNA-PKCS DNA损伤 电离辐射 DNA修复 DNA
王琥
作品数:23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TAT 膜效率 穿膜肽 跨膜运输 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