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C-ERBB...
  • 2篇病理
  • 1篇大网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肿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肉芽肿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原发性
  • 1篇早期胃癌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病变
  • 1篇内注射
  • 1篇脾脏

机构

  • 6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红
  • 5篇吴伟岗
  • 2篇郭介基
  • 2篇卢明华
  • 2篇张长青
  • 1篇袁世珍
  • 1篇庄建良
  • 1篇苏奕斌
  • 1篇潘群雄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脾脏肿瘤6例诊治体会
1991年
本文报告脾脏肿瘤6例,其中2例为转移性肿瘤,4例为原发性脾脏肿瘤,其中2例为良性,2例恶性。全部病例均施行了手术治疗。本文就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及治疗,预后进行了分析讨论。
吴伟岗郭介基潘群雄苏奕斌陈红
关键词:脾脏肿瘤病理
P53、C-erbB-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采用 SP 免疫组化法对28例早期胃癌进行 P53、C-erbB-2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P53 表达阳性率56%(16/28),其中球旁异型增生细胞及癌旁腺体肠化亦有阳性表达(3/4),16例阳性表达者强阳性(++...
陈红吴伟岗卢明华
关键词:胃癌P53C-ERBB-2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性肿瘤被引量:1
1997年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性肿瘤(PCTIHBD)比较罕见可分为囊腺瘤和囊腺癌。它们分泌大量的粘液形成单房和多房性囊肿,囊内壁发出乳头状赘生物突入囊腔,囊腺癌通常被认为由囊腺瘤恶变而来。文章报告PCTIHBD5例,其中囊腺癌4例,囊腺瘤1例。5例经B超和CT检查后均诊断为肝癌,只是在剖腹探查和病理学检查后才获得正确的诊断,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的治疗。4例囊腺癌中1例术后第6天死于大出血,1例随访7个月后死于肝内复发;另2例分别随访4年及5年均存活。1例囊腺瘤手术7年仍健在。
吴伟岗陈红张长青郭介基
关键词:肝内胆管肿瘤原发性囊性肿瘤
大网膜炎性肉芽肿
1996年
大网膜炎性肉芽肿吴伟岗,陈红大网膜炎性肉芽肿是较为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通常为炎性假瘤、寄生虫性肉芽肿和收缩性肠系膜炎的统称。大网膜炎性肉芽肿术前大多被误诊为肿瘤,并常以大网膜扭转或梗死引起非特异性的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常于剖腹探查术中被确诊。...
吴伟岗陈红
关键词:大网膜炎性肉芽肿病理
放射性核素^(32)磷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放射性胶体3 2 磷 ( 3 2 P)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接种于裸鼠皮下 ,待肿瘤生长直径达 ( 1 2± 0 2 )cm时 ,按每立方厘米瘤体积不同剂量的3 2 P分为空白对照组、5 -FU组、联合组、3 2 P(B)组及3 2 P(A)组进行实验 ,在治疗后 2周测量肿瘤大小 ,计算肿瘤缩小率及肿瘤坏死率。结果 治疗 2周后各组的肿瘤缩小率分别为 - 15 5 19%、12 81%、36 5 7%、44 73%、45 2 0 %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 ,肿瘤坏死率分别为 9 12 %、17 6 6 %、2 7 6 4%、45 0 2 %、6 1 72 %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结论 胶体3 2 P肿瘤间质内注射对胰腺癌是一种介入放射肿瘤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最佳剂量范围应在 18 5~ 37MBq/cm3 之间 ,临床实验正在逐步进行中。
吴伟岗张长青袁世珍庄建良陈红黄文革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性核素
宫颈上皮病变c-erbB-2、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材料和方法1.1材料收集50例宫颈上皮不同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5例,宫颈上皮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0例,不同分化程度的浸润性宫颈癌35例(其中2例腺癌、33例鳞癌)。年龄30~59岁,平均41岁。除5例宫颈癌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外,余为病灶活检,标本经...
陈红卢明华
关键词:C-ERBB-2基因PC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