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岗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脏肿瘤6例诊治体会
- 1991年
- 本文报告脾脏肿瘤6例,其中2例为转移性肿瘤,4例为原发性脾脏肿瘤,其中2例为良性,2例恶性。全部病例均施行了手术治疗。本文就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及治疗,预后进行了分析讨论。
- 吴伟岗郭介基潘群雄苏奕斌陈红
- 关键词:脾脏肿瘤病理
- 胰头部CT上血管解剖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评估胰头部CT上血管解剖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右半结肠手术提供手术预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观察肠系膜上血管分布情况,上右结肠静脉或副右结肠静脉的解剖特征,以及胃结肠干与右结肠血管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肠系膜上静脉,向头侧,越过十二指肠水平部。上右结肠静脉或副右结肠静脉汇入Henles干,在患者中占比最高,为74. 51%(38/51);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者占比次之,为25. 49%(13/51)。回结肠动脉与右结肠动脉均可自肠系膜上静脉后方潜过,或自其前方跨过。上右结肠静脉与右结肠静脉,可与胃网膜右静脉汇合,直接注入肠系膜上静脉。胃结肠干,可接纳上右结肠静脉汇流,并于胰切迹右缘横结肠后间隙处,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右壁。结论胰头部血管与右半结肠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增强CT对右半结肠的血管解剖进行术前评估,可预防术中损伤。
- 陈锦萍林鸿悦曾杨黄书荣陈杰云陈相波吴伟岗
- 关键词:血管解剖右半结肠
- 良性甲状腺疾病496例的手术探讨
- 2006年
- 李嘉宏吴伟岗李新宇张祖案
- 关键词:良性甲状腺疾病手术探讨术后并发症中青年女性手术时间手术方式
- 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内涵管置入术28例
- 2001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两组,28 例为内涵管组,行经皮肝穿胆道内涵管置入术;20例为对照组,用一般内科治疗(利胆、护肝等对症处理)。其中内涵管组28例随 访 35至 356天,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内涵管组: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 100%。置入后血清总胆红 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01)。开通时间平均为 98天,半年开通率为53.57%。内涵管组:并发症发生率24.95%,主要为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对照组:井发症发生率30%(P <0.05)[结论]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 张长青李彦豪庄建良潘群雄吴伟岗陈勇
- 关键词:胆管阻塞胆管肿瘤
- P53、C-erbB-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采用 SP 免疫组化法对28例早期胃癌进行 P53、C-erbB-2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P53 表达阳性率56%(16/28),其中球旁异型增生细胞及癌旁腺体肠化亦有阳性表达(3/4),16例阳性表达者强阳性(++...
- 陈红吴伟岗卢明华
- 关键词:胃癌P53C-ERBB-2
- 文献传递
- 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33例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治问题。方法 对 10年间收治的 33例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原发恶性肿瘤 32例 ,三原发恶性肿瘤 1例。同时性恶性肿瘤 18例 ,异时性恶性肿瘤 15例 ,肿瘤平均间隔时间 4年 5个月。所在部位以大肠为最多 (占 38.8% ) ,其他依次为食管、胃、小肠。 33例均经手术治疗 ,总手术例次 4 6次。结论 本病常误诊为转移癌 ,其治疗与转移癌有原则性区别 ,对每一癌瘤都应争取作根治性切除。
- 苏亦斌吴伟岗张祖案
- 关键词:手术治疗肿瘤转移发病率
- 奥曲肽作为辅助剂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张长青张葵玲吴伟岗黄贞毅
- 关键词:奥曲肽辅助剂肠梗阻疗效
-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附197例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将临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WBC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上述指标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对197例临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CRP和WBC的检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A组(n=62例):不典型腹痛的非阑尾炎保守治疗;B组(n=70例):慢性、单纯性阑尾炎,均行阑尾切除且病理提示为慢性阑尾炎(粪石性)和单纯性阑尾炎;C组(n=65例):化脓性、坏疽性、穿孔,行阑尾切除52例,且病理提示为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部分伴穿孔;阑尾周围脓肿1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使用U检验,A和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C组和前二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和WBC计数对区分阑尾炎和非阑尾炎患者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 吴伟岗林振忠张祖案苏奕斌李嘉宏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肝内胆管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0年1月~2007年5月年收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内胆管囊性肿瘤(PCTIHBD),其中囊腺瘤5例和囊腺癌5例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全部病例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均术前误诊。均行手术并经病理得以证实。其中巨大囊肿采用单纯剥脱术5例,肝叶切除2例,肝部分切除3例。9例术后无胆瘘痊愈;1例巨大左肝囊腺癌术后第6天因肝切面大出血死亡;4例囊腺癌1例于术后13个月肝内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另3例分别为半年、4年、5年死于复发。4例囊腺瘤术后5~10年无复发,失访1例。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囊性肿瘤,根据临床检查做出确诊很困难,且常合并囊内感染或出血,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因此,术前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术前、术中的病理学检查,即时的综合治疗是很有效的方法。
- 吴伟岗陈红陈锦萍苏亦斌李嘉宏张祖案姚锡虎
-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25例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的病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奥曲肽组25例采用奥曲肽(善宁)0.1mg,皮下注射,每6h或8h 1次,连用3-14d,同时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酸碱平衡;23例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酸碱平衡. 结果:奥曲肽组的治愈率为7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奥曲肽组的症状缓解率为80%、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4±1.4d、平均住院时间8.5±2.6d 及副作用方面为1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6.8±2.4d、平均住院时间10.7±2.3d及副作用方面为43%;两组比较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上是一种新的、安全的有效药物.
- 张长青张葵玲吴伟岗黄贞毅
- 关键词:奥曲肽肠梗阻并发症胃肠减压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