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ncRNA SNHG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3(SNHG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 SNHG3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中lncRNA SNHG3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随访5年生存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SNHG3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Cox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癌组织中lncRNA SNHG3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lncRNA SNHG3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吸烟史相关(P<0.05)。lncRNA SNHG3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短于lncRNA SNHG3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SNHG3表达水平、性别、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吸烟史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SNHG3表达水平、TNM分期、吸烟史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SNHG3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TNM分期密切关系,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 钱倩雯钱文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参麦合酚妥拉明治疗难治性肺心病心衰48例
- 2002年
- 钱文霞
- 关键词:参麦酚妥拉明难治性肺心病心衰
- 非小细胞肺癌中TIM-3、PD-1、PD-L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 (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 (PD-1)、程序性因子配体1 (PD-L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与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IM-3、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明确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IM-3、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61.67%,PD-1在癌间质淋巴细胞的表达分为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分别为24例、36例,10例正常肺组织中均未见TIM-3、PD-1、PD-L1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PD-L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生存期有关(P<0.05),而PD-1的表达在各临床指标中未见相关性(P>0.05)。PD-1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TIM-3与PD-1、TIM-3与PD-L1之间未见相关性(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IM-3、PD-L1的高表达为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TIM-3、PD-1、PD-L1表达上调,在非小细癌胞肺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IM-3、PD-L1可能成为监测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阻断TIM-3、PD-1/PD-L1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途径。
- 高锋钱文霞冯一中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钱文霞
-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真菌感染
-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通气3 d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试验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稳定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 沈月秋钱文霞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
- 原发性气管肿瘤3例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钱文霞
- 关键词:气管肿瘤原发性误诊分析
- 恩格菲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胸水26例被引量:3
- 2003年
- 钱文霞
- 关键词:恩格菲疗效
- 30例胸片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 2003年
- 钱文霞
- 关键词:胸片正常咯血患者病因活检咯血
- AECOPD患者发生低钠血症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总结2020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ECOPD的患者401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将其分为低钠血症组95例和正常血钠组30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血生化,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能力,Bootstrap法计算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校准度。结果 单因素比较发现,两组吸烟率、胸腔积液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pH值、阴离子间隙(AG)、血钙和血镁、白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显示,CAP(OR=2.790,95%CI=2.101~3.236,P<0.001)和ESR(OR=1.266,95%CI=1.001~1.524,P<0.001)是AECOPD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而AG(OR=0.444,95%CI=0.121~0.768,P<0.001)和血镁(OR=0.373,95%CI=0.096~0.865,P<0.001)是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总分为200分。ROC显示,列线图预测低钠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I=0.823~0.936,P<0.001)。内部验证C-index为0.924,校准曲线显示一致性良好。结论 AECOPD患者有较高的低钠血症发生率,CAP、ESR、AG和血镁与低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指导临床早期、准确筛选低钠血症的高危患者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 房华高锋钱文霞陈丽秀徐春明
- 关键词:低钠血症列线图红细胞沉降率阴离子间隙血镁
-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与部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患者部分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计数的水平,分析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83例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为哮喘组,43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FeNO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并计算两者相关性。其中哮喘组24例患者在哮喘症状控制后复查FeNO水平及血EOS计数,观察两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哮喘组外周血EOS计数为0. 36 (0 55-0 20)×10^9/L,FeNO为74 (123-54)ppb,对照组外周血EOS计数为0 .14 (0 .22-0. 07)×10^9/L,FeNO为20 (27-13)ppb。哮喘组FeNO值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 (r=0. 593,P〈0.01)。24例治疗后复查的哮喘患者中,19例患者FeNO明显下降 (Z =-3 823,P 〈0.01)的同时,外周血EOS计数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 828,P 〈0.01)。5例FeNO无明显下降的患者,血EO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血EOS计数与FeNO具有相关关系,FeNO的变化与血EOS计数的变化同步。外周血EOS计数在嗜酸细胞性哮喘管理过程中可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 盛丹叶钱文霞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血嗜酸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