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 作品数:19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危重症老年患者低血清钙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危重症患者体内钙离子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密切联系。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来说,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对于指导治疗,争取抢救时机都是很必要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5例患者,其中普通患者80例,男47例,女33例, 杨小秦 柳少光 王学斌 张可 魏晓东关键词:老年危重症 血清钙 钙内流 CT脑灌注成像评价创伤弥漫性脑肿胀非手术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创伤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单纯弥漫性性脑肿胀患者100例,在伤后2-6 h内行CT灌注(CTP)检查,7 d后复查CTP,分析治疗前后感兴趣区域灌注参数的变化,6个月后随访,结合临床预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后,各感兴趣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GOS评分〉3分者改善明显。结论 CTP可快速、准确地反映DBS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早期治疗、判断预后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张可 柳少光 张建华 魏晓东 张冬志关键词:弥漫性脑肿胀 CBF CBV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2016年 目的 综合分析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MSCT诊断方法,实验组应用MSCT联合CTPI诊断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颅脑外伤中的检出率,并分析损伤区域的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超清彩色图像与外伤性弥漫性损伤预后的关系。结果 1实验组检出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BF、CBV、MTT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GOS评分为(4.22±0.28)分,对照组GOS评分为(1.85±0.19)分,实验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效果显著。 张可 魏晓东 张建华 柳少光 张冬志关键词:MSCT 外伤性 预后效果 超薄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和脑灌注成像在急性颅脑外伤中应用的研究 杨小秦 柳少光 王治民 王学斌 徐香玖 张可 狄宝山 本课题联合应用超薄多层螺旋CT、颅骨三维图像重建和脑灌注成像技术观察急性颅脑外伤后的变化,在创伤后早期做出准确诊断,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并为早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超薄MSCT在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诊断中优于常规...关键词:关键词:三维图像重建 脑灌注成像 急性颅脑外伤 一次性注射器在手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4年 邵建军 张可 邵爱君关键词:一次性注射器 手外伤 指骨骨折 MDM2启动子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群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MDM2基因启动子309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文献,然后用Stata软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文献的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显性模型(GG+TG vs TT:OR=1.012,95%CI为0.56~1.83)、隐性模型(GG vs TG+TT:OR=1.10,95%CI为0.65~1.263)和等位基因模型(G vs T:OR=1.012,95%CI为0.81~1.83),共显性模型(GG vs TT:OR=0.86,95%CI为0.49~1.58),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亚洲人群患者人群中,携带MDM2SNP309不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魏晓东 张可 么坤 王燕关键词:MDM2基因 乳腺癌 META分析 超薄多层螺旋CT与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探讨超薄多层螺旋CT和脑灌注成像在急性颅脑外伤(TB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检查资料,均于伤后6h内行超薄多层螺旋CT(MSCT)和CT脑灌注成像(CTP)检查,全部病例于伤后2~3d动态复查MSCT明确诊断,将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价.结果 在MSCT与CTP这两种检测方法中,CTP在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的诊断中优于超薄MSCT(P<0.05),并且病灶周围低灌注区域大于超薄MSCT.结论 CTP对于急性颅脑外伤早期和微小损伤的诊断优于超薄MSCT,同时可以反映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柳少光 杨小秦 张冬志 魏晓东 王学斌 张可关键词:颅脑外伤 灌注 经阴道阿片中毒2例救治体会 2004年 阿片过量中毒可导致严重呼吸抑制,如诊断不及时可致死亡,经静脉、吸食及吞服途径较为常见.本文报告我院1992~2002年486例阿片类药物中毒病例2例罕见经阴道粘膜吸收阿片中毒的病例.及时诊断、早期使用阿片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诊断有疑问的病例可使用纳洛酮行试验性治疗. 张可关键词:阴道给药 救治 纳洛酮 昏迷 高原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窘前期临床分析 ARDS是由多种病因如休克、创伤、感染等引起的具有发病急、病情演变快等特点,往往是MODS(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的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连续变化过程,其病理特点... 牛文亮 张可 刘金伟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因 低氧血症 病理生理 文献传递 弥漫性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神经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弥漫性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神经损伤及炎症介质因子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弥漫性脑损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感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弥漫性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感染25例,感染率为37.88%;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神经细丝酸性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等神经损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分别为(40.87±5.34)mg/L、(337.24±23.45)pg/ml、(540.83±46.93)pg/ml、(95.92±8.62)pg/ml和(0.99±0.11)ng/L,均高于非感染患者的(30.82±3.57)mg/L、(259.45±16.83)pg/ml、(469.74±44.83)pg/ml、(84.44±7.45)pg/ml和(0.31±0.01)n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革兰阳性菌8株、真菌1株,分别占70.00%、26.67%和3.33%;革兰阴性菌对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度高,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等耐药性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对利福平的敏感度高。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较未感染患者差异不大,但其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采取敏感的抗菌药实施针对性治疗。 张可 张建华 魏晓东 张冬志 柳少光关键词:弥漫性脑损伤 肺部感染 神经损伤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