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旺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当代理论词典学主要流派被引量:9
- 2005年
- 词典学理论流派的研究是理论词典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理论词典学中四个主要流派展开研究,着重阐述词典本体论、词典功能论、词典交际论和词典认知论的主要研究视角、语言学依据、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并对各家思想加以简要评价.
- 曹杰旺罗思明
- 关键词:流派
- 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 2009年
-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应然之举;而提高这种跨文化的语言应用能力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加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活动,是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走向实质性创新的重要环节,是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
- 黄波曹杰旺
-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跨文化
- 强化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深化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 淮南师范学院办本科教育四年来,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等措施,使学院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
- 曹杰旺张文凤
- 关键词:本科师范院校教学管理办学规模教师队伍教学质量
- 文献传递
- 英语省略的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省略的目的是获取语言使用的经济效益;作用是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理据是功能语法的信息结构理论;原则是不产生歧义。省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根据上下文进行省略;一是不根据上下文进行省略。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省略的目的、作用、理据、原则、及其分类。此项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界定英语省略的内涵,获得语言使用经济效益。
- 曹杰旺
- 关键词:省略语篇衔接功能分析
- 改进大规模班级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分析了大规模班级英语授课的弊端 ,介绍了国外大规模班级外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 ,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几点措施。
- 刘东楼曹杰旺
- 关键词:课堂教学英语教学高校大班教学
- 析字母词入“典”争论中的三个关键话题被引量:3
- 2014年
- 字母词入"典"的相关争论往往有非此即彼之嫌,效果不佳。本文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从源头上澄清字母词本质、法令、入"典"原因三个绕不开的关键话题,以深刻理解字母词入"典"引起的相关争论,确立对待字母词的科学态度。
- 丁大琴曹杰旺
- 关键词:字母词
- 地方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5
- 2010年
-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 曹杰旺
-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 衔接与连贯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出发 ,首先讨论了衔接与连贯的概念差异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衔接只是连贯实现的手段之一 ,而非必要或充分条件 ,连贯研究必须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出发进行动态分析。
- 曹杰旺罗思明
- 关键词:衔接连贯心理
-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中等教育
- 1996年
- 本文根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就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等教育发展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培养要从“爱教英语”、“能教英语”、“会教英语”三个主要方面抓起,即使毕业生热爱英语教育工作,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懂得英语教学法.
- 曹杰旺
-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 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Figure”假说——兼论Hauser,Chomsky&Fitch的FLN假说
- 2016年
- Hauser,Chomsky&Fitch(2002)把"语言器官"区分为FLB和FLN,并假设FLN只包含递归性,(递归性)是人类语言器官独有且唯一的构成要素,它使人类语言可以对"有限的手段进行无限运用"。按照他们的观点,类似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均由FLN的递归性生成,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汉语实际,也不符合汉语使用者的认知过程。从完形心理学的图形-背景认知原则来说,汉语使用者在认知过程中遵循从背景到图形的顺序,不断切换关注中心,而语言表达也遵循从背景到图形的顺序与之对应,形成了语言使用者对外部事物的完形认知与语言完形表达的异质同构,这就是汉语名词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Figure"假说。汉语名词左递归现象植根于汉语使用者的空间认知,这种语言思维与空间思维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也得到Lakoff(1987)提出的形式空间化假设的有力的支持,而形式空间化假设又被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的证实:人类空间思维与语言思维在人类大脑神经系统中由同类结构生成。诸如汉语名词左递归现象的语言递归现象并不是由所谓的FLN的递归性生成,递归性也不是区域限定性的而是区域通用性的,不为FLN独有。从这个意义上说,Hauser,Chomsky&Fitch(2002)的FLN假说是错误的。
- 郑晓行曹杰旺
- 关键词:递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