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思明

作品数:109 被引量:40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7篇语义
  • 21篇英汉
  • 21篇句法
  • 10篇构式
  • 8篇动词
  • 8篇隐喻
  • 8篇英语
  • 8篇语料
  • 8篇词化
  • 7篇形容
  • 7篇形容词
  • 7篇语料库
  • 7篇汉语
  • 7篇词典
  • 6篇语言
  • 5篇句法功能
  • 4篇心理表征
  • 4篇映射
  • 4篇语言类型
  • 4篇特质

机构

  • 95篇宁波大学
  • 4篇淮南师范学院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外国语大...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安徽技术师范...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作者

  • 96篇罗思明
  • 7篇王文斌
  • 7篇查如荣
  • 5篇曹杰旺
  • 4篇陈晓明
  • 3篇于善志
  • 3篇马可云
  • 3篇郭泉江
  • 3篇刘晓林
  • 3篇何洁玲
  • 2篇江晶晶
  • 2篇张洋
  • 2篇周绵绵
  • 2篇王军
  • 2篇徐海
  • 2篇黄凤鸰
  • 2篇孟彩娟
  • 2篇余笑
  • 1篇刘玲玉
  • 1篇戴清娥

传媒

  • 24篇现代语文(下...
  • 8篇宁波大学学报...
  • 6篇辞书研究
  • 5篇外语与外语教...
  • 5篇海外英语
  • 5篇外国语言文学
  • 4篇外语教学与研...
  • 4篇外语教学
  • 4篇英语广场(学...
  • 3篇外语研究
  • 3篇安徽技术师范...
  • 3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现代外语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上”的语义、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
2014年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旨在从历时角度考察"上上"连用的语义、句法功能及其演变。研究发现:第一,"上上"的语义始现于周朝,发展于元朝,明清小说之中使用频率增多,在当代有表示"次序靠前的"这一新用法;第二,"上上"连用具有补语、定语、状语、主语和谓语等五大句法功能;第三,人们对"上上"的认知次序总体遵循空间域>社会域>时间域。
陈晓明姜祝青罗思明
关键词:语义演变句法功能
英汉趋向义及其层级结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英汉类型学差异使两种语言在表达趋向义时存在差异。英语趋向义源于动词短语,主要通过动词或介词的形态特征来体现。汉语趋向义可以在两个层级结构中同时体现,也可单独由一个层级结构来体现。汉语趋向义标示语既可以是某个句法层级结构上的单一标注,也可以是对内趋力(句法)和外驱力(语用)的复合标注。
于善志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
关键词:层级结构英汉对比
空间维度形容词“深”的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运用转喻和隐喻理论,基于CCL语料库,聚焦考察空间维度形容词“深”的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研究发现:第一,“深”有两个基本义,[+内向]空间,表示从外到里的距离大;[+下向]空间,表示从上到下的距离大。第二,“深”有三种转喻义,转喻[+下向】的容物,语义表示下向的距离大;刻画[+内向]的语义特征的容物,表示内向的密度大;表示[+下向]的容器化。第三,“深”有四种隐喻义,隐喻容器、方向、行为和容物。“深”的语义发展路径是从基本义到转喻义,再形成隐喻义。
何洁玲罗思明
关键词:基本义隐喻义
辞书使用教学初探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从我国辞书使用教学落后的现状着眼,指出我国辞书使用教学的迫切性,并就课程设置、理论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在各级学校教学中辞书使用教学应占有一席之地;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具有我国特色的辞书使用教学理论建设,走借鉴为辅、自我建设为主的道路;大力培养和充实辞书使用教学专业教师队伍是辞书使用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材是辞书使用教学的物质依托,编写教材应从实际出发,在注重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兼顾语种、理论派别和教材类型;辞书使用教学宜采用分级教学,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
罗思明
关键词:辞书分级教学语种派别
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被引量:46
2007年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出发,重点考察当代词汇化研究相关的五个问题:本质与视角、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词汇化模式与相关问题、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词汇化语义-句法接口理论。文章认为:词汇化的本质是语言演变中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及结果;词汇化研究宜采用多元化视角,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基于功能-类型的词汇化理论比基于生成语法的词汇化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语义成分分析法是当代词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词汇化模式与相关问题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词汇化和语法化互相补充;词汇化语义-句法接口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某些语言现象。
罗思明徐海王文斌
关键词:词汇化共时
中国学生对英语“NA空间表量构式”习得的实证研究
2017年
文章从"NA_(空间)表量构式"习得假设出发,探讨中国学生对此英语构式的习得情况。实验结果发现:低水平组的得分最高,高水平组其次,中水平组最低;并且三个水平组的平均得分几乎都低于0.5分(每题1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语言的正迁移对低水平组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高水平组对此构式的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把握,加工能力较高,相比之下,中水平组受英汉差异敏感度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会超过低水平组。另外,总体水平较低说明此构式的教学存在严重不足,需要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和技巧。
孟彩娟罗思明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言迁移外语教学
界化与单一界化限制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基于事件—语言映射及其界化聚焦讨论"事件单一界化限制"及其衍生形式的有效性。文章认为,事件—语言单向映射和映射偏离是"界化"多样性的基础;事件界化和语言界化存在映射和非同构关系,语言界化手段具有多样性和语言类型异同性;"事件单一界化限制"及其衍生形式的有效性要求小句和事件需进一步明确为不可再分的简单小句和简单事件。
罗思明黄凤鸰
关键词:语言映射
高校领导者产教融合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在动荡多变的环境下,高校领导者的产教融合能力无疑是产教融合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整合动态能力理论、混沌理论和权变理论的核心理念,基于政府领导、企业领导和高校领导三重视角,采用访谈和主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揭示高校领导者的产教融合能力及主要类型,并构建“高校领导者产教融合能力系统运行模型”,着重呈现其组织结构、系统构件及内部逻辑。研究结论对未来产教融合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洋罗思明罗思明郭文娟
关键词:高校领导者模型构建
英汉运动类动词语义-句法界面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研究英汉运动类动词的框架语义、构式论元选择及其语义-句法界面,以揭示英汉运动类动词的语义与句法异同点。通过分析发现其相同点为:英汉运动类动词框架语义范畴一致,符合致使-移动构式“xcause Y/X to move Zpath”,句法映射到主语、谓语、宾语、地点状语和结果补语上;差异为:汉语鲜有〈致事 客体 目标〉论元选择,借助“把”字等小品词调整语序完成构式的句法表现。英汉运动类动词的词汇化程度以及句式表达的个性特征是造成其语义一句法界面差异的根本原因。
汪祎罗思明
关键词:构式语法框架语义
“解构‘忠实’”之解构——与王东风教授商榷被引量:9
2006年
“解构‘忠实’”一文倡导一种新型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但笔者认为,该文实质上混淆了结构主义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其结尾部分提出的“近真”翻译活动的假定体现的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的运思。由此可见,“解构‘忠实’”一文在试图解构传统翻译观的同时,也把其自身的主要观点解构了。
马可云罗思明
关键词:忠实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