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传统多波束系统与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传统多波束系统和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以下简称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波束的形成原理上分别运用了束控法和相干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相干法在波束的形成原理上已经没有了传统的“波束”的概念,它在获取数据量上的绝对优势使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数据密度、准确度以及分辨率上较之传统多波束系统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特性使得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测深方面尤其是浅水测深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李成钢王伟伟阎军
- 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被引量:12
- 2007年
- 粒径趋势分析以其省力、准确地预测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等优点,在多种海洋环境研究中得到应用,但对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预测却无能为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集并分析了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149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结合沉积物水动力观测资料,对海水浴场沉积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汇泉湾海水浴场沉积物的分布特征与湾内的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湾内由西向东的沿岸流驱动颗粒较细的泥沙顺海岸线向东运动,而较粗颗粒留在了原地,进而产生了由西北向东南,沉积物类型由细砾、粗沙、中沙、细沙依次分布的特征,且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与平均粒径分布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汇泉湾海水浴场由高潮线到沙坝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南东向,沙坝向海一翼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北西向;地形测量数据显示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3月份沙坝脊线附近,研究期间总侵蚀量为656.17 m3,而3月份槽线附近为主要的堆积区,研究期间总淤积量为12 415.96 m3。潮流观测和地形测量数据很好地验证了粒径分布趋势的分析结果,并弥补了粒径分布趋势分析在预测沉积物输运方面的不足。
- 王伟伟庄丽华阎军吴时国栾振东
- 关键词:沉积物潮间带粒度特征输运趋势
- 典型海域底床稳定性研究
- 王伟伟
- 关键词:粒径趋势分析沙波多波束测深系统泥沙输运
- 典型海域海底底床稳定性研究
- 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大量的海底工程设施应运而生,而对其依托的海底底床稳定性的研究就成为海洋地质和海洋工程学者当务之急的工作重点之一。不同的地质单元受控的海洋环境差异很大,海底底床的稳定性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此,针对不...
- 王伟伟
- 关键词:冲淤变化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海底沙波移动对海底底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海底沙波常见于潮流作用较强的内陆架海域,是一种脊线与潮流流向垂直的微地貌形态,一般在40~100cm/s的流速形成。沙波既可大面积自成体系,也可分布在沙脊的坡面上,呈不对称形态。泥沙的粒度、沉积物供给以及水深等因素对海底沙波的发育都有影响。
- 王伟伟阎军范奉鑫
- 关键词:海底沙波地貌形态内陆架
- 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活动及底床冲淤变化被引量:38
- 2007年
- 为了研究沙波迁移对底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多波束海底地貌扫描数据,得出研究区域海底沙波的波长为5.8-91.8 m,波高0.1-4.3 m,陡峭度0.013-0.12,对称指数0.32-6.52。沙波的移动速率最大48.8 m/a,移动方向在研究区域西部为SE向,中部呈往复迁移,东部为NW向;沙波不同部位的迁移速率不同,一般的沙波尾翼迁移速率较大;同一组沙波存在反向扭转迁移的现象,反向扭转迁移的轴线位于研究区域沙脊的脊线附近,这种反向迁移不仅与底层流作用有关,还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西部海底底床处于侵蚀状态,局部最大侵蚀量可达1.3 m,东部处于堆积状态,最大堆积量达2.8 m。
- 王伟伟范奉鑫李成钢阎军
- 关键词:多波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