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钢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风险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多波束
  • 1篇多波束系统
  • 1篇珠江口
  • 1篇南海北部
  • 1篇滑塌
  • 1篇滑塌构造
  • 1篇海底
  • 1篇干法
  • 1篇冲淤
  • 1篇冲淤变化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成钢
  • 3篇阎军
  • 2篇范奉鑫
  • 2篇王伟伟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测绘

年份

  • 4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的滑塌带被引量:5
2007年
从1994年对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实测的8条浅地层记录中,我们发现这些测线上都有滑塌构造,并形成了一条平行于陆架转折线的滑塌带,滑塌带呈NNE向展布,平均宽约7.5km,它们是沉积物流从陆坡上部向下移动的证据。
李成钢范奉鑫阎军
关键词:滑塌构造
传统多波束系统与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传统多波束系统和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以下简称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波束的形成原理上分别运用了束控法和相干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相干法在波束的形成原理上已经没有了传统的“波束”的概念,它在获取数据量上的绝对优势使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数据密度、准确度以及分辨率上较之传统多波束系统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特性使得相干多波束系统在测深方面尤其是浅水测深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李成钢王伟伟阎军
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活动及底床冲淤变化被引量:38
2007年
为了研究沙波迁移对底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多波束海底地貌扫描数据,得出研究区域海底沙波的波长为5.8-91.8 m,波高0.1-4.3 m,陡峭度0.013-0.12,对称指数0.32-6.52。沙波的移动速率最大48.8 m/a,移动方向在研究区域西部为SE向,中部呈往复迁移,东部为NW向;沙波不同部位的迁移速率不同,一般的沙波尾翼迁移速率较大;同一组沙波存在反向扭转迁移的现象,反向扭转迁移的轴线位于研究区域沙脊的脊线附近,这种反向迁移不仅与底层流作用有关,还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西部海底底床处于侵蚀状态,局部最大侵蚀量可达1.3 m,东部处于堆积状态,最大堆积量达2.8 m。
王伟伟范奉鑫李成钢阎军
关键词:多波束系统
南海北部珠江口近海地质风险
南海是中国海洋灾害地质条件最为复杂、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最大的海区。南海北部尤其是珠江口地区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是中国经济开发的门户地区。本文使用GeoSwath Plus多波束系统对南海北部珠江口外海面进行了水深测量,通...
李成钢
关键词:南海北部珠江口地质风险地质灾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