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219例,其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的患者分别为51例和168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评价采用ROC曲线法,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的相互比较采用U检验。结果肝硬化血清白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显著低于非肝硬化(P<0.05),血清α1-球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显著高于非肝硬化(P<0.05)。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标准参考线下面积,其中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和0.840。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2.00%和≥17.55%,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0.647和0.824、0.833和0.738、0.541和0.488、0.886和0.932、0.789和0.758。结论基于SPE的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用于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既经济又实用,可作为肝硬化无创诊断的两项重要参考指标。
- 张占卿陆伟王雁冰饶敏陈淑琴冯艳玲周毅
-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硬化血蛋白电泳ROC曲线无创诊断
- 艾滋病初诊病人外周血细胞计数特点分析
- 2007年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主要损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疾病后期易出现机会感染和机会肿瘤。根据临床观察,AIDS病人的血液学改变非常常见,表现为多种血液成分比例和参数异常,但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首次诊断为成人AIDS病人34例,现对其外周血细胞计数改变作初步分析。
- 励峰张占卿周毅
- 关键词:艾滋病外周血细胞计数
- 基于血清蛋白电泳的比例模型判别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数学模型,探讨提升血清蛋白电泳诊断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的方法。方法 2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肝纤维化程度即慢性肝炎病理学分期分为S0、S1、S2、S3、S4五期。血清蛋白电泳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和SPSS13.0。根据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构成比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期之间的相关分析,构建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比例模型。血清蛋白电泳组分含量构成比和基于血清蛋白电泳构建的比例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根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血清蛋白电泳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不同病理学分期的判别函数为:S0=-8.331+0.896×γ-球蛋白,S1=-9.284+0.958×γ-球蛋白,S2=-9.518+0.972×γ-球蛋白,S3=-9.688+0.983×γ-球蛋白,S4=-16.727+1.344×γ-球蛋白;基于血清蛋白电泳的比例模型诊断不同病理学分期的判别函数为:S0=-4.762+5.790×(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S1=-5.239+6.212×(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S2=-5.504+6.436×(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S3=-5.349+(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S4=-10.938+9.960×(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基于血清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的判别函数诊断S0、S1、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63.16%、4.00%、3.28%、31.58%、62.75%;基于(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的判别函数诊断S0、S1、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63.16%、10.00%、40.98%、0.00%、58.82%。结论血清蛋白电泳组分含量构成比和基于血清蛋白电泳构建的比例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存在差异,血清中存在目前常规检查的血清蛋白电泳不�
- 张占卿陆伟陈淑琴王雁冰饶敏童海涛冯艳玲周毅
-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数学模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
- 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血清CG和HA RI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血清甘胆酸(CG)和透明质酸(H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CG和HA的含量。结果: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组血清CG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组HA的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血清CG和HA的测定能反映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有一定程度的肝损情况。
- 周毅韩蓉
- 关键词:甘胆酸透明质酸
- 基于血清蛋白电泳的比例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数学模型,探讨提升血清蛋白电泳诊断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的方法。方法 1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病理学诊断,肝纤维化程度被分为非显著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0.05)。结论无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基于SPE的比例模型的诊断价值均不优于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
- 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冯洁丁蓉蓉周毅冯艳玲
-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OC曲线无创诊断
- 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SPE)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219例,其中病理学诊断为S0、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19例、50例、61例、38例、51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分析方法采用Wilks lambda法,模型纳入变量的F>3.84,剔除变量的F<2.71。结果血清白蛋白和α2-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s=-0.388、-0.240,均P<0.01),α1-球蛋白和γ-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s=0.253、0.418,均P<0.01),β-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无显著相关性(rs=-0.129,P>0.05)。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函数的指标只有血清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判别函数诊断S0、S1、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63.2%、4.0%、3.3%、31.6%、62.8%。结论SPE各组分中,只有血清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有诊断价值;基于SPE构建的判别函数对非肝硬化不同纤维化程度的鉴别能力有限。
- 张占卿陆伟陈淑琴王雁冰饶敏童海涛冯艳玲周毅
- 关键词:肝硬化血蛋白质类
- 艾滋病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的活性、临床意义及与其他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36例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和3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HIV阴性且排除细菌性脑膜炎、结核、白血病),检测其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氯(Cl)和总蛋白(TP)的水平。结果艾滋病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显著高于HI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V阳性患者脑脊液ADA水平与LDH、TP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Glu、C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脊液ADA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 方欢英周毅李海聪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脑脊液艾滋病
-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4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活检;采用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G1与G2、G2与G3、G3与G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0.014),在S0与S1、S1与S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09、0.370),在S2与S3、S3与S4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基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判别函数预测G1、G2、G3、G4的正确率分别为55.65%、28.25%、27.83%、66.67%,预测S0、S1、S2、S3、S4的正确率分别为43.33%、6.49%、19.01%、31.11%、71.29%;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预测G4和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和0.831(P=0.000和0.000),以血清胆碱酯酶活性≤5.235×103u/L和≤5.535×103u/L为标准,其预测G4和S4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和0.822、0.678和0.758、0.687和0.77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G4和S4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占卿陆伟饶敏王雁冰陈淑琴童海涛周毅
- 关键词:胆碱酯酶无创诊断
- 血清蛋白电泳组分含量及其构成比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189例,其中病理诊断为S0、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14例、43例、56例、29例、47例。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构成比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总蛋白采用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血清总蛋白x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血清白蛋白、a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及其构成比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a1-球蛋白、γ-球蛋白含量及其构成比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的ROC曲线下面积相似于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P〉O.05)。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比较稳定,并且其诊断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价值能够达到中度水平(ROC曲线下面积0.7~0.9或0.1~0-3),其诊断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03和0.725、0.212和0.838。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各组分含量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并不优于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是比较可靠的诊断乙型肝炎相关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指标。
- 张占卿陆伟王雁冰饶敏丁蓉蓉周毅冯艳玲
-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肝纤维化ROC曲线无创诊断
- 载脂蛋白APOA1和总胆固醇(TC)测定在重症肝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周毅林锋
- 关键词:血清载脂蛋白重症肝炎总胆固醇APOA1肝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