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静
- 作品数:38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横纹肌肉瘤患儿治疗缓解后再发B-ALL一例
- 2023年
-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为儿童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多见[1]。第二肿瘤是指同一脏器不同部位或不同脏器,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原发肿瘤。横纹肌肉瘤治疗缓解后再发血液系统第二肿瘤目前报道相对较少。我院儿科收治一例经病理检测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患儿,经规范放化疗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短期内再发B表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phenotyp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现将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 马鸣龚佳雨焦文静邵俊国李丽霞朱秀丽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儿童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FIB、FAR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ESCC患者诊断及其临床进展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诊断及其临床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66例ESCC患者,作为ESCC组。收集ESCC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另选取无良恶性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相对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不同TNM分期中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价FIB、FAR、CEA和SCC-Ag对ESCC临床进展的价值;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FIB、FAR、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II~IV期FIB、FAR、CEA和SCC-Ag水平明显高于I~II期,同时,ROC曲线显示其对ESCC临床进展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且四者联合检测对ESCC临床进展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FIB、FAR、SCC-Ag高值组(以ROC曲线得到的cut off值为界值)患者N分期和TNM分期均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FAR高值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和T分期也明显高于低值组(P<0.05);CEA高值组患者TNM分期明显高于低值组,男性多于女性(P<0.05)。结论:血浆FIB、FAR和血清CEA、SCC-Ag水平与ESCC诊断和临床进展密切相关,与单独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相比,四者联合检测用于预测ESCC的临床进展效能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崔雯瑄焦文静赵薇杜彦艳田国张金艳马鸣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血清肿瘤标记物肿瘤进展
-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4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通过筛选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外泌体(Exo)中高表达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xo来源的miRNA是否具有成为ESCC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例ESCC初诊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作为ESCC组和对照组。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qPCR法筛选、鉴定出ESC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的候选miRNA-miR-1246,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246对ESCC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进展的关系,χ^(2)检验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离纯化受试者血清中的Exo并进行表征验证,qPCR检测Exo中miR-1246的表达。常规培养ESCC 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mimics-NC、miR-1246 mimics转染至KYSE150细胞,将inhibitor-NC和miR-1246 inhibitor转染至KYSE30细胞,分别记为mimics-NC、miR-1246mimics、inhibitor-NC和miR-1246-inhibitor组。用mimics-NC和miR-1246 mimics组KYSE150细胞来源的Exo处理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Exo标志物及各组细胞中上皮间皮转化相关蛋白及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细胞黏附分子1(CADM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6与TET2和CADM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筛选ESCC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miRNA为miR-1246。试验提取患者的血清Exo符合典型Exo表征。Ⅰ~Ⅱ期ESCC患者血清Exo-miR-124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1);Ⅲ~Ⅳ期ESCC患者的血清Exo-miR-124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中的Exo-miR-1246对ESCC有较高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P<0.05),并且Exo-miR-1246对ESCC患者临床进展的辅助诊断效能高于CEA与SCC
- 赵薇崔雯瑄黄焙炫尚晓雅王振达杜彦艳赵红峥焦文静马鸣
- 关键词:外泌体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分子1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常规项目、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学、相关肿瘤标志物、酶学指标的检测对90例浆膜腔积液的性质进行鉴别。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性疾病诊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90例积液标本,分别为胸水35例、...
- 焦文静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
- 四台血细胞分析仪间方法比对及偏差评估
- 焦文静
-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1例报道
- 焦文静
-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预后的关系,为食管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共134例。分析NLR、PLR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低NLR(<2.34)组患者T分期早于高NLR(≥2.34)组患者(P=0.001);低PLR(<152.76)组患者T分期早于高PLR(≥152.76)组患者(P<0.01)。低NLR(<2.12)组患者病变长度小于高NLR(≥2.12)组患者(P<0.01);低PLR(<103.91)组患者病变长度小于高PLR(≥103.91)组患者(P<0.01)。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45.8%、33.9%,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0%,69.0%,67.4%,1、3、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6%、54.9%、55.9%;其中高NLR组患者1、3、5年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低NLR组(P=0.012),高PLR组患者1、3、5年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低PLR组(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仅N分期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4)。结论:NLR、PLR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高NLR和高PLR的患者T分期较晚,病变长度较长,且更易出现远处转移。
- 焦文静郭秀娟邵俊国焦文鹏张金艳
- 关键词: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
-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
- 2003年
- 唐建发宇文玲赵燕力马景枝邵俊国霍岩岩焦文静
- 关键词: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
- 刺芒柄花素通过COX-2/cyclin D1轴调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例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60例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用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构建小鼠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癌模型,验证FOR对肝癌发病的影响。用0.003、0.006μmol/ml的FOR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48 h后,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OR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qPCR和WB法检测细胞中COX-2、CDK4、CDK6和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3%(41/60);COX-2表达阳性与患者TNM分期晚、肿瘤大、生存期短有关(均P<0.05)。诱导小鼠肝癌模型中,FOR处理组小鼠肝癌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肝癌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FOR处理可显著抑制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和G2期细胞比例(均P<0.05),抑制细胞中COX-2和cyclin D1的表达(均P<0.01)。结论:COX-2表达阳性肝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且预后较差,FOR可通过抑制COX-2和cyclin D1表达来降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 焦文鹏焦文静张金艳
- 关键词:肝癌BEL-7402细胞刺芒柄花素环氧合酶2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5例MM患者资料,骨髓涂片及切片分别经瑞氏-吉姆萨和HE染色后,观察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及病理学特点。同时,取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别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MM患者骨髓浆细胞不仅数量明显增多,且形态明显异常,切片中浆细胞分布类型包括塞实型16例(45.71%),结节型14例(40.00%)和间质型5例(14.29%)。MM患者中出现血清LDH、β2-MG、Cr和BUN等检测指标升高的比例分别占80%、85.71%、62.86%和60%。MM患者浆细胞CD38、CD138均呈阳性表达,CD56、CD200、CD117和CD28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65.71%、94.29%、60%和54.29%,CD20、CD81、CD33、CD27及CD13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37.14%、42.86%、28.57%、57.14%和34.29%,而CD19及CD45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2.86%和31.42%,且Igκ或Igλ链表达缺失呈单克隆增生。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浆细胞CD27表达缺失及CD28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明显异常,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与患者病情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免疫表型检测在MM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 丁雅雯焦文静王芃堉鹿刚马鸣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CD27C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