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雅雯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免疫
  • 6篇骨髓
  • 5篇免疫表型
  • 5篇表型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白血
  • 4篇病理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白血病
  • 3篇病理学
  • 2篇增多症
  • 2篇侵犯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增多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特...
  • 2篇流式细胞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丁雅雯
  • 6篇张会超
  • 5篇陈砚凝
  • 4篇高社军
  • 4篇黄晨
  • 4篇李宏
  • 4篇张红
  • 3篇马鸣
  • 3篇刘丽宏
  • 3篇焦文静
  • 2篇邵俊国
  • 1篇王建新
  • 1篇周涛
  • 1篇张金艳
  • 1篇王桂兰
  • 1篇刘月平
  • 1篇耿翠芝
  • 1篇王小玲
  • 1篇何京
  • 1篇赵宝鑫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9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4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61例B-CLPD患者均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其特征。结果细胞形态学表现:CLL与MCL均以异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或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为主;SMZL为细胞胞核偏位,胞质一侧具有短小的绒毛;LPL/WM的胞核染色质类似淋巴细胞核,其他方面具有浆细胞特征;HCL为胞质丰富,具有纤细和不规则的"毛发样"突起。免疫表型表现:43例CLL患者CD5、CD19、CD23的阳性率分别为97.6%、100%、95.3%;9例MCL患者CD5、CD19、CD20、CD22、FMC7均呈强阳性;4例LPL/WM患者CD19、CD20、CD79a、SIg M阳性率为100%,CD79b阳性率为75.0%,且CD19免疫表型轻链呈限制性表达;2例HCL患者CD19、CD20、CD22、CD79a、CD25、CD11c及CD103均为强阳性,CD5、CD23、CD79b均为阴性;3例SMZL患者CD19、CD20、CD22、CD24、CD79a均为强阳性,而CD5及CD23均为阴性。CLL患者CD23强表达,CD22、CD79b、FMC7弱表达的特征可与MCL患者鉴别。CL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23阳性率较高,MC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yclin D1阳性率较高。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对B-CLP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类型B-CLPD的精确诊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或)分子遗传学检测综合诊断。
张会超何芳贾晓云陈砚凝李宏丁雅雯张红王芃堉高社军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穿刺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
胃癌细胞侵犯骨髓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胃癌骨髓侵犯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特点,筛选对胃癌细胞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30例胃癌发生骨髓侵犯患者,收集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生化及骨髓等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上述患者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提示胃癌细胞骨髓侵犯中的意义。结果: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相比较,发生骨髓侵犯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EA及CA72-4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D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88),且阳性似然比最高。同时,两组患者外周血幼红、幼粒细胞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骨髓侵犯患者的部分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较未发生骨髓侵犯患者异常检出率更高且变化更为明显,上述指标对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
马鸣丁雅雯焦文静何京崔雯瑄邵俊国于浩淼张金艳
关键词:胃癌骨髓侵犯凝血功能ROC曲线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5例MM患者资料,骨髓涂片及切片分别经瑞氏-吉姆萨和HE染色后,观察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及病理学特点。同时,取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别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MM患者骨髓浆细胞不仅数量明显增多,且形态明显异常,切片中浆细胞分布类型包括塞实型16例(45.71%),结节型14例(40.00%)和间质型5例(14.29%)。MM患者中出现血清LDH、β2-MG、Cr和BUN等检测指标升高的比例分别占80%、85.71%、62.86%和60%。MM患者浆细胞CD38、CD138均呈阳性表达,CD56、CD200、CD117和CD28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65.71%、94.29%、60%和54.29%,CD20、CD81、CD33、CD27及CD13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37.14%、42.86%、28.57%、57.14%和34.29%,而CD19及CD45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2.86%和31.42%,且Igκ或Igλ链表达缺失呈单克隆增生。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浆细胞CD27表达缺失及CD28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明显异常,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与患者病情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免疫表型检测在MM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丁雅雯焦文静王芃堉鹿刚马鸣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CD27CD2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DLBCL侵犯骨髓的准确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DLBCL患者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分析DLBC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流式细胞学、荧光原位免疫杂交及其他相关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特征。结果59例发生骨髓侵犯的DLBCL患者多数表现为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有43例(72.88%)外周血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瘤细胞。59例患者骨髓涂片中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10%的有31例(52.54%)。瘤细胞侵犯骨髓方式以弥漫性增生为主,造血组织明显减少或缺乏。免疫组化染色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示,淋巴瘤细胞CD20、CD19、CD79b及cCD79a均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表达HLA-DR、CD22、sIgM、CD43、CD10、FMC7及CD123,均不表达CD38、TdT、CD103、CD25、CD3、CD2、MPO、CD33、CD13、CD7及CD56。12例患者进行FISH检测均未见C-myc基因重排。结论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并结合免疫表型检测是DLBCL患者准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丁雅雯王芃堉焦文静邵俊国马鸣
关键词:骨髓检查免疫表型分型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HC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情、病程及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组织学、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12例HCL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38-71岁、中位年龄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贫血。12例HCL患者中,贫血11例,发热2例,脾大12例,淋巴结肿大4例,肝大4例。RBC 2.14-3.97×10^12/L,WBC 2.51-17.33×10^9/L,PLT 67.83-128.02×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有典型毛细胞者8例。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均同时表达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CD19、CD20和CD79a),同时CD11c、CD25、CD103阳性者10例。行骨髓病理学检查11例,其中毛细胞广泛浸润9例,毛细胞呈"油煎蛋"样外观以及网硬蛋白纤维显著增多。结论 HCL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和疲劳,体征主要有脾大。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病理学检查发现毛细胞为诊断依据。毛细胞免疫表型主要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和FMC7,CD11c、CD25、CD103及CD123。
张会超黄晨刘锟赵宝鑫陈砚凝李宏张红丁雅雯王芃堉高社军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免疫表型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 m’s macroglobulinemia,LPL/W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LPL/WM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MYD88 L256P基因突变状况。结果14例LPL/WM中男性1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岁;12例有肝脏或脾脏肿大,11例有淋巴结肿大。13例贫血,13例分泌单克隆IgMκ,1例分泌单克隆IgMλ,14例均有肿瘤性细胞累及骨髓与MYD88 L256P基因突变。淋巴结活检显示淋巴结结构部分存在,均可见开放的淋巴窦。肿瘤性细胞由数量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成。其中1例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1)以浸润淋巴窦为特征的大淋巴细胞;(2)浸润副皮质区和边缘窦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免疫表型:11例CD20弥漫阳性,10例限制性表达轻链Kappa,1例限制性表达轻链Lambda;2例CD23阳性,CD10、CD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30%;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大淋巴细胞中CD20、CD30、MUM1、BCL-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80%;小淋巴细胞中CD20、CD38、CD138、MUM1呈条索状或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20%。骨髓流式细胞免疫表型:14例小淋巴细胞中CD20、CD19、CD22及sIgM均阳性,2例CD23阳性,CD10及CD5均阴性;浆细胞中CD19、CD138、CD38及CD45均阳性,CD56均阴性。结论LPL/WM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属于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伴浆细胞分化的小B细胞淋巴瘤鉴别。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免疫固定电泳及MYD88 L265P突变检查)。
张会超王芃堉丁雅雯李宏宋媛高社军李清靖黄晨刘丽宏
关键词:淋巴瘤MYD8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型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EBV原位感染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各项实验室检查、淋巴结活检病理数据,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和EBER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检测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22岁,起病急,病程短,发热、肝脾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多数EBV CAV-IgM抗体阳性,EBV-DNA载量均增高,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肝功能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大于10%。外周血免疫表型为高表达全T细胞标记及CD8,而CD4表达明显减低甚至不表达,CD4^+/CD8^+比值倒置。淋巴结结构有不同程度破坏,呈斑驳状,可见B细胞分化谱,无包膜增厚及间质纤维增生;病变以CD3阳性的淋巴细胞为主,CD20及CD30阳性的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散在分布,强弱不等;EBER原位杂交阳性的部位主要在T区。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V引起的自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工作中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减少误诊,做出正确诊断。
张会超陈砚凝黄晨王芃堉张红丁雅雯刘丽宏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 :分析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疾病类型、临床表现、疗效及转归,为此类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于本院治疗的1例JAK2 V617F和BCR-ABL双阳性MPN患者及文献检索的资料,对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MPN的临床特征、疗效和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院收治患者为68岁女性。以"BCR-ABL"和"JAK2 V617F"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及Pub Med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990-2019年38篇相关文献,涉及59例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1例(68.3%),中位发病年龄为61(32-77)岁,女性19例(31.7%),中位发病年龄为58(21-82)岁。21例初诊时发现有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突变(35%),19例在费城染色体(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过程中发现存在JAK2 V617F突变(31.7%),20例存在JAK2 V617F突变的MP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Ph+CML(33.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最常见的与CML共存的MPN(30%),其次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6.7%)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1.7%),另外有13例文献中未明确的MPN种类(21.7%)。60例患者中,CML明确分期的35例,其中慢性期31例,加速期3例,急变期1例。关于BCR-ABL融合基因的亚型,明确分型的30例,其中p210 28例,p190 1例,p230 1例。结论:BCR-ABL及JAK2 V617F双阳性MPN日益多发,有必要对MPN患者同时检测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以避免误诊漏诊。
闫姣丁雅雯王芃堉武一鹏张会超刘丽宏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BCR-ABL融合基因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06例,按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成:ER+/PR+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组(Tamoxifen group,T组),ER-PR-的非内分泌治疗组(Contol group,C组);T组及C组均按AIB-1及Her-2表达状态分为不同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别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时间。结果:术后随访30~84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58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5年DFS为71.84%(148/206);死亡36例,5年OS为82.52%(170/206)。随着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阳性及Her-2蛋白表达的增高,AIB-1蛋白呈现高表达(x^2=12.573,P=0.002;x^2=7.939,P=0.005;x^2=4.502,P=0.036);分层分析中,T组AIB-1及Her-2均高表达亚组的DFS和OS低于其他亚组,且有统计学差异(x^2=5.900,P=0.002;x^2=4.533,P=0.049);该亚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其他亚组患者(Log-rank检验,x^2=8.903,P=0.005;x^2=9.405,P=0.004)。结论:AIB-1蛋白高表达常常伴随着不良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AIB-1蛋白高表达、同时伴有Her-2高表达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治疗耐药,提示AIB-1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他莫昔芬耐药的因子。
周涛丁雅雯刘月平王建新陈砚凝杨丽王桂兰王小玲耿翠芝
关键词:HER-2他莫昔芬耐药乳腺癌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及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及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等检测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并进行分析。结果 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均以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浆细胞比例均大于20%,且伴形态学异常;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显示7例PPCL均表达CD38及CD138,2例表达CD56,2例表达CD20,轻链(Lamda、Kappa)均呈单克隆限制性表达,符合PPCL诊断;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CD19、CD45呈弱阳性,CD38、CD138呈阳性,轻链Ig L未见限制性表达,属于正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3例轻链(Ig)未见限制性表达,经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2例,CD30阳性窦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 PPCL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及相似的细胞形态学特征,PPCL的诊断需结合免疫固定电泳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而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还需结合淋巴结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张会超黄晨王芃堉李宏陈砚凝张红丁雅雯高社军
关键词: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