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成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MP-2和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附115例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115例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40例相应癌旁胃非肿瘤组织(离癌灶边缘>5 cm),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分析MMP-2及PTEN表达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贲门癌组和相应癌旁胃非肿瘤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和40.0%(P<0.05);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化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期呈正相关(P<0.05);PTEN在贲门癌组和相应癌旁胃非肿瘤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和97.5%,在贲门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7%(P<0.05)。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病期呈负相关(P<0.05);二者在贲门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表达减少及MMP-2表达增加,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MP-2与PTEN,有助于贲门癌进展的判定。 许雪峰 林杰成 蚁义蝉关键词:免疫组化 贲门癌 MMP-2 PTEN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PTEN在贲门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86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离癌灶边缘>5cm)40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MMP-2及PTEN表达,并分析2者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贲门癌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40.0%(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55.8%(P<0.05),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TEN缺失及MMP-2表达增加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MMP-2,有助于了解贲门癌的发展和评估贲门癌患者的预后。 许雪峰 林杰成关键词:贲门癌 免疫组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2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检测ESCC组织微血管密度(MVD),Kaplan-Meier法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SCC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63.7%(65/10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达到96.7%(29/30)(P<0.01)。PTEN表达强度与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MVD呈负相关(P<0.01),而与ESCC预后呈正相关。[结论]PTEN表达下调可能参与ESCC发生及肿瘤血管生成,有望成为评价ESCC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林杰成 李志雄 吴宁 林文霖 林建生 郑茂松 许燕常关键词:PTEN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CD34 预后 食管鳞状细胞癌ID-2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ID-2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ID-2在ESCC发生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115例ESCC组织、6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2的表达,并分析ID-2的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MVD之间的关系。[结果]ID-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2%(98/115),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率15.0%(9/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MVD、肿瘤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ID-2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低(P<0.05)。[结论]ID-2在ESCC的发生及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ESCC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ID-2蛋白高表达者ESCC患者预后差。 李志雄 林杰成 吴宁 许燕常 林文霖 郭仁杰 黄汉兴关键词:食管肿瘤 分化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PTE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了解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E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指导食管癌的治疗上可能具重要意义。方法:检索并分析近10年国内外有关PTEN与EC研究的文献。结果:在EC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发生频率比较低,但PTEN蛋白表达下调却很普遍,表达程度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抑癌基因PTEN低表达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的形成。 林杰成 李志雄 林文霖关键词:食管癌 PTEN 抑癌基因 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51/65)和13.8%(9/65)(P=0.018),其甲基化率与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期呈正相关。TIMP-3蛋白在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2%(17/65)和95.4%(62/65)(P=0.016),其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贲门癌TIMP-3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γ=0.455,P=0.000)。结论TIMP一3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中导致蛋白表达缺失,并在贲门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许雪峰 林杰成 郑茂松 黄朝青 蔡耀武 黄汉兴关键词:贲门癌 免疫组织化学 甲基化 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mRN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和RT-PCR方法检测65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二者问关系及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TIMP-3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35/65)和96.9%(6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12)。TIMP-3mRNA在贲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黏膜及肌层比浆膜及浆膜外:83.3%(10/12)比45.3%(24/53);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未转移:73.9%(17/23)比40.5%(17/42),均P〈0.05]。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TIMP-3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276,P=0.026)。肿瘤大小、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贲门癌中TIMP-3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测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独立指标。 许雪峰 林杰成 郑茂松 黄朝青 蔡耀武 黄汉兴关键词:甲基化 信使 预后 ID-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3(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 3,ID-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9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3的表达,并分析ID-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ID-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1),ID-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P<0.01),ID-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ID-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李志雄 吴宁 林文霖 许燕常 林杰成 潘国烽关键词:食管肿瘤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