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心苗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疗效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异位妊娠
  • 2篇妊娠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激素
  • 2篇甲氨蝶呤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宫外
  • 2篇宫外孕
  • 2篇腹腔镜治疗
  • 2篇产后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机构

  • 10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10篇林心苗
  • 2篇卓晓云
  • 2篇刘小玲
  • 2篇李晶晶
  • 1篇李群
  • 1篇吴小容
  • 1篇黄东
  • 1篇吴菲远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北方药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全子宫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全子宫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6例实施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率,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率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林心苗
关键词: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性生活质量,比较两组随访5年期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月经量、月经周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rief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women,BISF-W)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5年期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能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周期,提高性生活质量,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王巧伶林心苗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
甲氨蝶呤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84例中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行腹腔镜下甲氨蝶呤直接注射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的宫外孕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使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宫外孕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后第4、7天检测血hCG下降程度,以20%为界点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及术后持续妊娠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第4、7天血hC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持续妊娠率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且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降低异位妊娠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林心苗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腹腔镜生育功能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子宫脱垂19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脱垂Ⅱ度轻型以下者19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98例,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相互联用对子宫脱垂进行治疗;对照组98例,单用盆底肌肉锻炼对子宫脱垂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产妇子宫脱垂改善情况,盆底肌力改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两组在子宫脱垂、盆底肌收缩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满意,较单纯盆底肌肉锻炼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林心苗
关键词:子宫脱垂
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和生长激素治疗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32例.采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龄、乳房Tanner分期、身高、身高标准差分值、预测成人身高、生长速率、子宫和卵巢容积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际年龄、骨龄、实际年龄和骨龄比值、乳房Tanner分期、HtSDSCA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身高、预测成人身高、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HtSDSBA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容积为(1.37±0.47) cm3,卵巢容积(1.12±0.46) cm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峰值为(1.57±0.67) U/L,卵泡刺激素峰值为(3.52±0.81)mU/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可提高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测成人最终身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林心苗
关键词:生长激素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疗效
甲氨蝶呤用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84例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下甲氨蝶呤直接注射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的宫外孕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使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宫外孕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后第4天、第7天检测血HCG下降程度,以20%为界点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及术后持续妊娠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第4天、第7天血HC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治疗后持续妊娠率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有效,且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降低异位妊娠再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林心苗
关键词:腹腔镜甲氨蝶呤异位妊娠
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运用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运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后产后出血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17.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均有预防控制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以有更优质的控制效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控制,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障。
刘小玲卓晓云林心苗李晶晶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产后乳汁淤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传统热敷与电动吸奶器治疗,观察组运用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泌乳恢复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满意度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显著,泌乳恢复时间快,治疗满意度高。
刘小玲卓晓云林心苗李晶晶
关键词:缩宫素手法按摩产后乳汁淤积
孕激素辅助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5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孕激素辅助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诊治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激素辅助治疗组(简称辅助组)因癌死亡2例(3.7%),对照组则为6例(11.8%);辅助组3 a存活率为96.3%(52/54),对照组为88.2%(45/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和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组的复发或转移比例(10/68vs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3a无瘤存活率为86.8%(59/68),后者为100.0%;前者3a存活率为88.2%(60/68),后者为100.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因癌死亡比例(8/68vs0/3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李群黄东吴菲远吴小容林心苗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孕激素预后
常规取环失败后的腹部B超引导宫腔镜取环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常规取环失败后腹部B超引导电视宫腔镜摘取宫内节育环(IUD)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IUD常规取环失败的28例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宫腔镜检证实IUD于宫腔内,均成功取出,成功率100%。1例宫内未发现IUD,经腹腔镜检查于子宫浆膜下取出。结论:腹部B超电视宫腔镜取出常规取环失败的宫内节育环,定位准确,损伤小,成功率高,为首选方法。
林心苗
关键词:B超宫腔镜节育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