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为研究组,30例患者仅给予盆底锻炼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指标及PFIQ7、ICI-Q-SF、PISQ-12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静息状态肌电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及最大尿流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静息状态肌电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及最大尿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FIQ7评分、ICI-Q-SF显著下降,PISQ-12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FIQ7评分、ICI-Q-SF显著低于对照组,PISQ-1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陈伟光余刚高绍青黄东
-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妇产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妇产科门诊接诊的48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3例)在此基础上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分别为3.56%、0.79%、0.00%,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9.62±5.13)分、(96.61±2.04)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产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杨美媛黄东
- 关键词:妇产科门诊优质护理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急腹症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6例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6例患者2例予以保守治疗,4例予以手术治疗,急腹症症状均消失或缓解,6例均至足月妊娠,其中2例剖宫产,4例阴道分娩。经平均15个月的随访,1例巧克力囊肿复发,余均无卵巢肿瘤复发。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如为孕早期生理性肿瘤可以予以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预后好。
- 黄东许园园
-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急腹症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妇科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未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8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阳性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4、4.77、13.53,均P<0.05),观察组有8例(12.31%)出现术中并发症和14例(21.54%)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6.41%)出现术中并发症和11(14.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92、1.359,均P>0.05)。两组随访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观察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0%、73.70%和60.60%,对照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0%、69.80%和63.40%,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手术病理分期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意义,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 吴小容黄东
- 关键词: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子宫内膜癌预后
- 安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安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恶露不绝的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6例,治疗组予口服安宫止血颗粒,每次4g,每日3次;对照组予益母草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另加替硝唑片0.5g/次,每日3次。两组均7d为1个疗程。结果安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6.8%,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在子宫复旧以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宫止血颗粒具有活血行气、促进子宫缩复的功效,而且对母婴无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 黄东吴小容
-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疗效
- 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近期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次全子宫切除对患者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因子宫良性肿瘤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1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2月对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术后3月测定其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盆底肌肉张力及肛提肌收缩力。结果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盆底肌肉张力及肛提肌收缩力统计学无明显差异,但后两项指标较术前提高。结论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不会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 许园园黄东李群陈娟汪美莲
- 关键词:次全子宫切除术盆腔器官脱垂
- 血清瘦素与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与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该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入住该院的良性子宫内膜肿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对两组血清Leptin与IGFⅡ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两组血清Leptin及IGFⅡ水平,Leptin及IGFⅡ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两组绝经前后血清Leptin及IGFⅡ水平对比,Leptin及IGFⅡ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Leptin及IGF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组阳性患者Leptin及IGFⅡ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绝经前两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绝经后两组IGF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后两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绝经前两组IGF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分期越高,血清Leptin及IGFⅡ水平也随之显著升高(P<0.05)。结论 Leptin及IGF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然而两者间的确切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吴小容黄东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瘦素
-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降低妇产科护患纠纷的价值探讨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妇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降低护患纠纷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0.00%,与观察组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获取患者信任,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值得推广。
- 杨美媛黄东
- 关键词:妇产科护患纠纷人性化护理
- 232例女性不孕症腹腔镜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腹腔镜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2例女性不孕症进行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中224例(96.6%)明确了盆腔疾病的病因。盆腔粘连(56.5%)、子宫内膜异位症(31.0%)和多囊卵巢综合征(10.3%)是引起不孕的主要盆腔疾患。232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治,术后妊娠率达42.7%。结论应用腹腔镜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查是必要的,也是不孕症重要的治疗手段。
- 吴菲远黄东
- 关键词:腹腔镜不孕症
- 卵巢交界性肿瘤51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及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因卵巢交界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开腹手术,16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随访发现4例(78.43%)复发,复发部位为对侧卵巢或保留卵巢。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结论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有效方式,对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效果好。
- 许园园黄东陈娟汪美莲
-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复发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