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岩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MNNG不同给药剂量及途径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观察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不同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40只,模型Ⅰ组40只、模型Ⅱ组40只。模型Ⅰ组采用100μg/ml的MNNG自由饮用,联合雷尼替丁饲料、饥饱失常、烫热高盐饮食造模;模型Ⅱ组在模型Ⅰ组造模方法的基础上,每日以0.017mol/L的MNNG溶液1ml/只灌胃,连续28周。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死亡率、组织病理学变化及PLGC诱变率。[结果]模型Ⅰ组大鼠死亡率(5%)低于模型Ⅱ组(23%);模型Ⅰ组PLGC诱变率(84.6%)明显高于模型Ⅱ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Ⅱ组鳞状上皮异型增生、鳞癌发生率分别16.7%、50%,模型Ⅰ组和空白组均未见前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结论]MNNG自由饮用联合灌胃、雷尼替丁饲料、饥饱失常、烫热高盐饮食能成功诱导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但联合大剂量MNNG灌胃使PLGC诱变率降低,死亡率上升,并出现明显前胃鳞状上皮病变。
- 孔祥茹杨岩李慧臻刘琳赵双梅刘华一张淑坤
- 关键词:MNNG灌胃胃癌前病变
- 运用体用学说浅析脾胃生理病理及证治特点被引量:3
- 2014年
- 关于脾胃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然总有语焉不详之嫌,以致后之学者多"引其文而不通其意",笔者读书之余,亦有颇多疑惑,今拟从"体用学说"对有关脾胃的相关论述进行浅析。
- 杨岩李慧臻邵祖燕
- 关键词:脾胃
- 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大鼠铁死亡相关分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胃癌大鼠铁死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组。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两组使用“MNNG灌胃+自由饮用法”造模40周,诱导胃癌模型。观察各组胃组织形态,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病理组织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铁蛋白重链1(FTH1)表达水平。结果:第52周末,空白组大鼠无胃部肿物,模型组4只大鼠出现前胃肿物;半夏泻心汤组2只大鼠出现前胃肿物;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模型组4只大鼠出现鳞状细胞癌,2只大鼠出现前胃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半夏泻心汤组1只出现鳞状细胞癌,1只出现前胃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免疫组化结果发现,模型组Nrf2、SLC7A11、GPX4、FTH1平均光密度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半夏泻心汤干预后Nrf2、SLC7A11、GPX4、FTH1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调节胃癌大鼠Nrf2、SLC7A11、GPX4、FTH1表达水平,诱导胃癌铁死亡。
- 马佳乐梁欣奕彭龙杨岩李慧臻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癌
- lncRNA-miRNA相关信号通路对胃癌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大多发现后已进入进展期,大大降低了临床治愈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分子领域的不断探索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不具备翻译能力的非编码RNA(ncRNA)而存在,并且通过作用于某一靶点,调节相关信号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激活或抑制某种信号通路,在胃癌进展过程中具有协助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因临床疗效佳、药物不良反应少,投入临床使用易为患者所接受。着眼于当前阶段展开的一系列基础研究,以miRNA、lncRNA与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作为切入点,借助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各项研究早已展开,并且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数据现已证实,(1)胃癌的发生发展与miRNA、lncRNA及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2)中医药凭借自身多靶点、多机制、多通路的优势,影响各类信号分子、信号通路,干预胃癌细胞进展。现对lncRNA、miRNA分子及主要信号通路参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医药调控各信号通路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相关基础研究作一综述,以期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从分子水平对干预胃癌进展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 梁欣奕马佳乐赵双梅杨岩李慧臻
- 关键词:胃癌信号通路
- 基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探讨铁死亡与胃癌相关性被引量:2
- 2024年
- 胃癌发病内核在于邪气影响脾胃中州斡旋,气血津液布化异常,病理产物蓄积,酿成中州失健、五脏失荣的病态局面。基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阐述铁死亡以脂质过氧化及线粒体受损等系列过程干预胃癌进展的机制,认为脾虚(代谢缓慢)不荣、秽生(病理产物蓄积)邪实与铁死亡促进肿瘤细胞氧化损伤、抑制胃癌进展观点有共通之处,以脾为后天本源中医理论及线粒体为“能量供应站”现代研究作为导向,丰富胃癌病机理论,清晰临床辨治思路。
- 梁欣奕马佳乐李慧臻赵双梅杨岩
- 关键词:脾虚线粒体胃癌
- '脾虚血瘀'与胃癌前病变的病机探讨
- 作为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胃癌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防治意义重大。胃癌前病变(PLGC)作为胃癌的一个过渡期,如何有效的控制或逆转这个过渡期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组通过临床及前期研究...
- 杨岩
- 胃泰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一氧化氮、神经降压素及胃窦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观察胃泰方、吗丁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大鼠一氧化氮(NO)、神经降压素(NT)及胃窦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从脑—肠轴途径探讨胃泰方治疗F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组、胃泰组,每组10只。以32 mm蝴蝶夹夹鼠尾后1/3处,30 min后放开,每日1次;于每周二、四、六禁食,余日给足量饲料,持续4周。造模成功后第2 d起,胃泰方组大鼠以0.9 375 g/m L胃泰方浓缩液按2 m L/kg灌胃,吗丁啉组以0.5 mg/m L吗丁啉混悬液10 m L/kg灌胃,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 L/kg灌胃,日1次,连续28 d。检测血清中NO、NT及胃窦5-HT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NO含量减少,NT含量增加,胃窦5-HT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胃泰组、吗丁啉组NO含量增加,NT含量降低,胃窦5-HT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泰方能纠正NO、NT及胃窦5-HT的异常表达,其作用与吗丁啉基本相当,这可能是胃泰方治疗FD的关键所在。
- 陈婕张津玮杨岩胡建功李慧臻杜潇王天麟孔祥茹
- 关键词:血清素一氧化氮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解读
- 2025年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是2020年11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北京牵头,联合全国26家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修订的一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它呈现了三大重要特点:(1)全面性:包括AP的西医诊断、中医范畴、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疗效评定、中医药循证医学进展、预防调摄、转归与随访等多方面,为中医诊疗AP提供全面指导;(2)前沿性:与AP国际诊疗前沿接轨,新增“西医诊疗进展概述”“难点问题分析与中医药优势”及“中医药循证医学进展”专栏;(3)创新性:新增“现代名家学术经验”专栏,传承中医名家经验;(4)实用性:完善了辨证治疗中中药方剂及中成药使用剂量,针刺疗法部分增加辨证针刺选穴,预防调摄更具体,临床指导价值更大。为了更好地应用该共识,本文将解读该共识的主要更新及重点内容,以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李慧臻杨岩王天麟唐旭东曲鹏飞程红杰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医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疗进展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IBS,中医药治疗IBS有独特优势,在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现就有关IBS的中医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杨岩
- 一种食道送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道送药装置,涉及食道送药技术领域。该食道送药装置,包括漏液头,所述漏液头上开设有孔洞,所述漏液头与进液软管的一端贯通,所述进液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混药机构,所述混药机构包括:混药框、密封齿轮、控制旋钮...
- 李慧臻宋清武高望杨岩马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