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臻

作品数:169 被引量:1,1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4篇中医
  • 38篇胃癌
  • 33篇病变
  • 32篇慢性
  • 32篇癌前
  • 32篇癌前病变
  • 30篇胃癌前病变
  • 30篇胃炎
  • 27篇中医药
  • 26篇半夏
  • 25篇泻心汤
  • 25篇半夏泻心汤
  • 17篇萎缩性
  • 17篇萎缩性胃炎
  • 17篇胃安散
  • 17篇慢性萎缩性
  • 17篇慢性萎缩性胃...
  • 13篇疗效
  • 12篇药疗
  • 12篇溃疡

机构

  • 161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天津中医学院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 4篇抚顺市中心医...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天津市第一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作者

  • 165篇李慧臻
  • 31篇赵双梅
  • 25篇杨岩
  • 23篇刘琳
  • 15篇祁向争
  • 12篇刘洪
  • 11篇宋清武
  • 10篇刘洁
  • 10篇孔祥茹
  • 9篇王天麟
  • 9篇高望
  • 8篇贾艳敏
  • 8篇杜潇
  • 7篇陈婕
  • 6篇孙兰军
  • 5篇王红
  • 5篇李永成
  • 4篇吴春江
  • 4篇周学文
  • 4篇王垂杰

传媒

  • 11篇湖南中医杂志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天津中医药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内蒙古中医药
  • 6篇云南中医中药...
  • 5篇中国民间疗法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河北中医
  • 4篇四川中医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3篇陕西中医
  • 3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医外治杂志
  • 2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6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瘀论治消化性溃疡初探被引量:4
2007年
高强李慧臻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病机血瘀辨证论治
铜死亡及其抗肿瘤机制被引量:3
2024年
铜(Cu)是参与体内多种生物代谢途径的辅助因子,在细胞呼吸、神经递质传递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铜死亡的关键在于Cu离子蓄积并结合三羧酸循环脂酰化组分,导致脂酰化蛋白聚集和铁-硫簇蛋白损失,形成细胞蛋白毒性应激。金属Cu参与下的铜死亡与肿瘤疾病的形成、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肿瘤病因、进展机制主要是基于自噬、凋亡、焦亡、铁死亡等方面,研究肿瘤微环境中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重塑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等。目前,中医药对铜死亡的实验研究尚不足,因此,结合中医药研究铜死亡及其抗肿瘤机制尚有很大探索空间。
梁欣奕马佳乐赵双梅杨岩李慧臻
关键词:抗肿瘤细胞自噬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免疫毒性
中药对癌症患者化疗副作用的改善
2000年
李慧臻
关键词:中药化疗副作用
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对PLGC模型大鼠p53和p16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p53和p16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求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改进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基础的联合造模方案造成胃癌前期病变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黏膜p53、p16基因的表达。结果: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各组均为阴性表达;p16染色在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其调节p16基因表达的作用与胃复春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活血方胃安散可提高抑癌基因p16表达,具有一定的预防胃癌前病变发展成胃癌的作用。
刘洪李志涛贾艳敏赵双梅李慧臻
关键词:胃安散胃癌前病变P53P16
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22例总结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较好,可资临床借鉴。
刘琳李慧臻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辨证施治
五丹胃福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的检测,阐释五丹胃福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制备PLGC模型,随机分为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西药(叶酸)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2周,另取10只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X-2、IL-1β、TNF-α、NF-κB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指标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与西药组COX-2、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丹胃福颗粒低剂量组与西药组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丹胃福颗粒通过抑制PLGC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影响PLGC的发生发展,并且与叶酸的治疗作用相当。
祁向争李慧臻闫志杰段鑫鑫马志豪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SD大鼠炎症因子
强心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探讨强心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 (二级 ) ,参照胡婉英等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 ,并根据实验要求加以改良。以卡托普利和生脉饮为对照药 ,并设立心衰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管紧张素Ⅱ (AⅡ )的水平。[结论]强心冲剂能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活性、改善心功能 ,从而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
孙兰军李慧臻赵英强王保和
关键词:强心冲剂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生脉饮卡托普利
中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李慧臻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障碍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有时粪中带有大量黏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个亚型,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范畴。痛泻要方作为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
赵双梅李慧臻
关键词: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
一种推拿消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拿消食装置,包括:主体、点按件与推按件;所述主体包括握杆与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突出所述握杆表面设置于握杆的前端,所述点按件设置于握杆或者抵接块的前端,所述推按件包括连接片与推按片,所述连接片设置为从握...
李慧臻陈婕祁向争刘琳陈广侠张恒钰马佳乐薛晓雪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