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伯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独孤及
  • 2篇教师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典论
  • 1篇学史
  • 1篇训词
  • 1篇诗文
  • 1篇时代风气
  • 1篇抒情
  • 1篇思潮
  • 1篇偏好
  • 1篇青年
  • 1篇青年教师
  • 1篇权德舆
  • 1篇重读
  • 1篇文学观
  • 1篇文学观念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自觉

机构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7篇杨伯
  • 1篇商昌宝
  • 1篇邓军海

传媒

  • 2篇关东学刊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云梦学刊
  • 1篇粤海风
  • 1篇创作评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韩愈抒情观之重估——以《送高闲上人序》为中心被引量:1
2009年
韩愈对"情"的独特规定可以概括为:一种源于主体自觉的道德激情。其要点有二:一、"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的抒发、宣泄,而是带有强烈的道德属性;二、"德"并非外在的道德规约,而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决断。韩愈的抒情观很难在"言志"与"缘情"两大传统中找到一个非此即彼的归属。对两种传统,他都是承中有变,在继承和扬弃中确立了"情""德"并重,张扬主体的抒情观。这种抒情观,本身即是抒情与明道的辩证统一。
杨伯
关键词:不平则鸣
论代、德之际古文运动的转型——以崔祐甫“拟官多涉亲故”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是对中唐古文运动史上一个每每为人忽略的重要环节的补充性研究。古文运动成于韩、柳而不自韩、柳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它的发展历程如何?学界已有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早期古文家的名单不断得到扩充。先是李华、萧颖...
杨伯
关键词:古文运动独孤及古文家
文献传递
谁糟蹋了汉语——支点三岔口之十五
2014年
“支点三岔口”,诞生于2012年10月,由天津师范大学三位青年教师发起,至今已举办18期。我们的初衷很简单:以交锋的方式讨论公共话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课堂。
杨伯商昌宝邓军海
关键词:汉语青年教师课堂
颂词还是训词:重读《典论·论文》被引量:1
2017年
《典论·论文》是一篇箭垛式名文。正因如此,有重读之必要。重读的目的,是要探究文章自身的意脉、意图,也是要反省层累地投射于文章之上的那些现代偏好。曹丕《论文》的意图,或许不是对文学本身发表什么全新的见解,而是要对当代文士提出规训。《论文》的前一部分,曹丕向文士们提出了德性要求:更好地认识你自己。后一部分,他向文士们提出了政治要求:更安分地做你自己。《论文》并非对文学的颂歌,而是对文士的训词。
杨伯
关键词:《典论·论文》文学自觉
文学史中的“进化论”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的任务,是讨论"进化论"信念在现代早期文学史研究中的展开方式、途径、形态。讨论的方式,是分析比较20世纪上半叶三部影响较大的文学史著作,以期揭示作为公共信念的"进化论"如何与不同的价值默认、写作意图、分析框架相结合,从而形成差异极大的文学史叙述。"进化论"信念影响了20世纪文学研究,这是个简单的判断。"进化论"信念如何渗透到文学研究话语当中,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
杨伯
关键词:进化论文学史
转折时期复古文学观念的诸元素
2005年
唐玄宗天宝中至德宗贞元中是文学思想的转折时期。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会发现元和一代作家所持有的基本文学观念,多数已经在这时露出端倪。最明显的,就是元和时期以复古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其中的一些基本命题,已经在转折时期得到充分讨论。
杨伯
关键词:独孤及萧颖士复古思潮权德舆时代风气
东方乔“国学二书”读后
2015年
东方乔,字乔木,号双烛堂主人,文学博士,大学教师,著有《国学闻见录》《学林传习录》。余于东方先生,始闻其酒,继读其诗文,终因诗文得窥其襟抱。
杨伯
关键词:国学大学教师诗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