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刚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刀甲状腺疾病手术与传统手术在疗效及应激水平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超声刀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激反应差异。方法将11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56例和电刀组60例。电刀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超声刀组给予超声刀手术治疗。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和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6±12.4)min、切口长度为(5.1±1.0)cm、出血量为(29.8±7.8)ml和引流量为(31.5±10.5)ml均显著低于电刀组(t=14.76,23.46,9.06,11.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为(9.9±1.9)×109/L、粒细胞百分比为(76.2±6.1)%、C反应蛋白水平为(83.8±13.8)mg/L、空腹血糖为(6.1±1.5)mmol/L,显著低于电刀组(t=10.11,6.79,20.87,2.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6/56),显著低于电刀组的26.7%(1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结论超声刀手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更优、患者应激反应更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玲谢飞皮勇李小刚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切除术应激
-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究复杂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采用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进行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3例和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用以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观察组并发症15例(18.07%),其中包括胸腔积液3例(3.61%),胆瘘1例(1.20%),感染4例(4.82%),肝功能衰竭2例(2.41%),腹腔积液5例(6.02%);对照组并发症39例,其中包括胸腔积液8例(13.11%),胆瘘5例(8.20%),感染9例(14.75%),肝功能衰竭7例(11.48%),腹腔积液10例(16.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疗效优者48例(57.83%),良者31例(37.35%),差者4例(4.82%),优良率高达(95.18%);而对照组中疗效优者19例(31.15%),良者33例(54.10%),差者9例(14.75%),优良率为(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皮勇谢飞李小刚
- 关键词: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 肝脏巨大血管瘤行肝静脉与下腔静脉阻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静脉肝外阻断在近第二肝门肝脏巨大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2例肝门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肝静脉阻断(HVE组14例)与下腔静脉阻断(IVE组18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在SPSS 10.0中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指标;术后第1、3、7天的生化指标以(x珋±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两组间并发症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HV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的低于IVE组(t=3.005、t=8.187、t=17.411、t=6.958,P<0.05)。IVE组的总胆红素(TBIL)在术后3 d显著高于HVE组(t=3.024,P=0.012);IVE组的ALT、AST在术后第1天显著高于HVE组(t=2.673、t=2.8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HVE组为2例(14.29%)显著低于IVE组的9例(50.00%)(χ2=4.453,P=0.035)。结论相对于IVE技术,HVE技术的术中创伤更小,术后肝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王玲皮勇谢飞李小刚
- 关键词:血管瘤肝静脉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