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钼靶X线检查出原发灶16例,6例由MRI检查出原发灶,2例行PET检查出原发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25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例。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1例死亡。结论乳腺钼靶及MRI是发现原发灶的重要检查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乳手术治疗选择性施行。
- 李晓刚王玲汪江平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乳房切除术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2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9例。A组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g;B组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术后持续用药24 h;C组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术后持续用药72 h。观察3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像恢复正常时间、降钙素原(PCT)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6.46%、3.80%和2.53%,A组与B组和C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像恢复正常时间、PCT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B组和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78.7±54.7)、(117.6±27.4)和(131.3±31.8)元,三组抗菌药物费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术后继续使用24 h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抗菌药物费用最小。
- 夏红霞廖晓锋王玲王芳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用药时间术后感染率
- 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和健康信念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3年
-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10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创伤后成长[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健康信念[Champion健康信念模式量表(CHBMS)]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结果:观察组CD-RISC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674,6.968,7.903;P<0.001),SSRS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117,8.615,11.155;P<0.001),PTGI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673,5.027,8.678,2.633,4.741;P<0.05),CHBMS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869,2.986,3.494,3.264,4.730;P<0.05),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604,5.210,4.420,3.994,6.083,3.688;P<0.001)。结论:相较于常规干预,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社会支持度,促进创伤后成长,改善健康信念,提升生活质量。
- 崔玉莲王玲邹霜陈妮妮陈美琳
-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弹性健康信念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观察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如患者病灶数量比较多,则以最大病灶直径为准并纳入统计范围,用卡方进行检验,多因素则采用Logistic回归加以分析,评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当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例接受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45岁者中央区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概率达到42.1%,而超过45岁者中央区淋巴结发生转移概率只有25.0%(χ2=15.38);10例男性患者中央区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概率高达60.0%,40例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2.5%(χ2=9.76);肿瘤直径5 mm以内(含5 mm)转移率为22.7%,肿瘤直径超过5 mm者转移率为35.7%(χ2=4.16);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示与肿瘤数目无明显相关性(χ2=0.049)。另外,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患者,当肿瘤直径>5 mm时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较高,对直径超过5 mm的肿瘤有必要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王勇王玲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瘤淋巴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 超声刀甲状腺疾病手术与传统手术在疗效及应激水平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超声刀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激反应差异。方法将11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56例和电刀组60例。电刀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超声刀组给予超声刀手术治疗。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和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6±12.4)min、切口长度为(5.1±1.0)cm、出血量为(29.8±7.8)ml和引流量为(31.5±10.5)ml均显著低于电刀组(t=14.76,23.46,9.06,11.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为(9.9±1.9)×109/L、粒细胞百分比为(76.2±6.1)%、C反应蛋白水平为(83.8±13.8)mg/L、空腹血糖为(6.1±1.5)mmol/L,显著低于电刀组(t=10.11,6.79,20.87,2.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6/56),显著低于电刀组的26.7%(1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结论超声刀手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更优、患者应激反应更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玲谢飞皮勇李小刚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切除术应激
- 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 评估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的18例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情况,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反应标准4.0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结果 在近期疗效方面,1例患者失访无法评估疗效,2例患者因寡转移行手术切除寡转移灶目前处于无瘤状态,15例患者可进行肿瘤疗效评价,客观缓解为12例.既往未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5例患者全部达到客观缓解,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10例患者中7例达到客观缓解.吡咯替尼一线靶向治疗的6例患者全部达到客观缓解,二线+三线靶向治疗的9例患者中6例达到客观缓解.双靶+化疗的4例患者全部达到客观缓解,单靶+化疗的7例患者中6例达到客观缓解,单用吡咯替尼靶向治疗的4例患者中2例达到客观缓解.吡咯替尼320 mg剂量组的10例患者中9例达到客观缓解.在不良反应方面,无腹泻患者1例,1级、2级、3级腹泻患者分别为1、11、5例,无因腹泻不良反应终止服药的患者.结论 吡咯替尼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口服剂量320 mg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越早使用吡咯替尼效果越好,联合化疗治疗疗效更好,总体不良反应可控.
- 关格格孙秋实王玲黄华俊颜家银谢飞刘晖杰王越华易铁男陈德杰
-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
- lncRNA BLACAT1靶向结合miR-29a-3p调控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LACAT1(lncRNA BLACAT1)调控microRNA-29a-3p(miR-29a-3p)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06月至2019年03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3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BLACAT1、miR-29a-3p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5种甲状腺癌细胞系(SW579、PDTC-1、HMGA1、TPC-1、KAT-5)及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中的表达水平;调控TPC-1甲状腺癌细胞系中lncRNA BLACAT1、miR-29a-3p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生物信息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预测和验证lncRNA BLACAT1与miR-29a-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细胞相比,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BLACAT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29a-3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lncRNA BLACAT1促进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BLACAT1的表达水平与miR-29a-3p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2=0.492,P<0.001);双荧光素酶分析证实lncRNA BLACAT1能特异性结合miR-29a-3p,并能降低其表达;过表达miR-29a-3p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且miR-29a-3p可以抑制由lncRNA BLACAT1过表达引起的TP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强。结论:lncRNA BLACAT1通过靶向调控miR-29a-3p表达影响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从而促进甲状腺癌的发展。
- 熊玉圆王玲向高进孟琳王宏博
- 关键词:甲状腺癌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4例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胰瘘2例(8.3%),上消化道出血3例(12.5%),腹腔感染1例(4.2%)。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创伤较大,但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治疗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 王玲王勇李晓刚汪江平
- 关键词: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血透患者穿刺肢体用保暖盖套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透患者穿刺肢体用保暖盖套,血透穿刺使用的保暖套,在套体内设有保暖层,套体两侧设有可相互扣接的粘撕扣带,套体中间部位设有可抽插的透明观察窗。使用时,可通过粘撕扣带让套体固定在病人的肢体上,让病人血透裸露...
- 邹霜王玲徐敏
- 反复发作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探查及治疗60例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探查及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60例。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术中术后指标、疼痛评分等采用均数&#177;标准差( x珋&#177;s)表示, 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满意率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进行比较,当 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且肠蠕动恢复和拔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且手术后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开腹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79, P=0.000;t=19.713, P=0.000;χ2=9.624, P=0.002)。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开腹组33.3%(χ2=13.141, 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88.4%,明显高于开腹组(u=3.824, 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不全性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王玲皮勇谢飞李晓刚王勇
-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镜检查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