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婉霞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5篇护理
  • 4篇依从
  • 4篇依从性
  • 4篇病毒
  • 3篇情绪
  • 3篇抗病毒
  • 3篇干预
  • 3篇艾滋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治疗依从
  • 2篇治疗依从性
  • 2篇抗病毒治疗
  • 2篇护理干预
  • 2篇病毒治疗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8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婉霞
  • 6篇罗银弟
  • 3篇刘旭明
  • 2篇王艳娜
  • 1篇庞莉
  • 1篇王文琦
  • 1篇何松美
  • 1篇吴福全
  • 1篇李发武
  • 1篇丁慧俊
  • 1篇殷思纯

传媒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应答与干扰素-α/β受体启动子-408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IFN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基因测序法检测2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轻度38例、中度102例、重度70例)的IFN-α/β受体基因启动子-408位点的SNP。对210例中既往未用过IFN治疗的80例CHB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or 2b(Peg-IFN-α-2a/2b)治疗48周。比较SNP与Peg-IFN疗效的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IFN治疗持久应答(SR)33例(41.3%),非持久应答(NSR)47例(58.7%)。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位点CT基因型患者干扰素治疗SR为65%(13/20),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干扰素治疗SR 29.5%(13/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66,P=0.007)。干扰素治疗SR组IFN-α/β-408位点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与NSR组的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为CT杂合基因型的CHB患者可能对Pec-IFN治疗效果较好。
李发武丁慧俊王文琦吴福全殷思纯李婉霞何松美王艳娜
关键词:干扰素-ΑΒ受体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药治疗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综合护理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在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肝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天冬氨酸转氨基酶、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抗病毒治疗肝损伤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提高患者总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罗银弟李婉霞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肝损伤中医药治疗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影响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9月接受管理的依从性高低共50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比较高依从性与低依从性患者之间各调查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该组调查的50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效问卷4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80%,其中高依从性患者223例(45.14%),低依从性患者271例(54.86%)。高依从性组患者的文化程度(χ^2=18.696,P=0.000)、经济月收入(χ^2=25.866,P=0.000)、接受健康教育(χ^2=47.331,P=0.000)、有提醒服药方法(χ^2=17.827,P=0.000)的比例明显高于低依从性组,焦虑(χ^2=12.846,P=0.005)、抑郁(χ^2=8.068,P=0.045)的程度明显低于低依从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健康教育、提醒服药方法、心理状态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主要因素,应当广泛深入的开展艾滋病防控、治疗及规范服药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亲属制定适宜的提醒服药方法,积极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
罗银弟李婉霞钟玲玲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依从性
针对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88例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4例。对照组感染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与生活护理指导,观察组感染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4,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66、27.18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1,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69、9.583,P<0.05)。结论针对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心理状态与免疫功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罗银弟李婉霞温嘉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免疫功能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共183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为(39.98±7.12)分,抑郁程度为(38.11±8.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艾滋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艾滋病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变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李婉霞罗银弟刘旭明
关键词:艾滋病延续性护理不良情绪
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对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对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60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AIDS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AIDS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强化的健康教育及有计划的出院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对AIDS患者进行干预效果可靠,患者依从性高。
王艳娜李婉霞庞莉
关键词:健康教育出院随访艾滋病依从性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
罗银弟李婉霞刘旭明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样本,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SAS、SDS、SF-36、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SDS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病情、缓解心理压力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李婉霞罗银弟刘旭明
关键词:心理护理同伴教育艾滋病抗病毒服药依从性负面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