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利用图论理论估算预测丁醇/丙酮比以及谷氨酸得率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图论分别对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比和谷氨酸发酵中谷氨酸得率进行了理论估算与预测,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证实了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在丁醇发酵产溶剂期,乙酸与丁酸的生成途径、消耗途径同时存在,各自形成一个闭合路径.利用图论...
- 李志刚李鑫李乐史仲平王正刚
- 关键词:图论木薯
- 木薯和玉米原料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质量比的图论理论计算及其验证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丁醇发酵产溶剂阶段,乙酸和丁酸的生成途径、消耗途径同时存在,各自形成一个闭环路径。本研究利用图论对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质量比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以木薯和玉米为原料的丁醇发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丁酸闭环路径(L2环)的代谢强度是影响丁醇丙酮质量比的主要因素,并且L2环的代谢强度越弱,丁醇丙酮质量比越高;与玉米原料丁醇发酵相比,木薯原料发酵的m(丁醇)/m(丙酮)提高了16.7%。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计算结果:在传统发酵、油醇萃取发酵和生物柴油萃取发酵中,以木薯(适时添加酵母浸粉)为原料的发酵批次与以玉米为原料的发酵批次相比,由于其丁酸闭环路径代谢强度较弱,相应发酵方式下丁醇丙酮质量比分别提高了12.9%、61.4%和6.7%,而且两种原料相应发酵方式的丁醇总产量和生产效率基本持平。另外,高丁醇丙酮质量比的木薯发酵所得改良型生物柴油中丁醇浓度与玉米发酵的相比提高了16%,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 李乐李志刚李鑫史仲平
- 关键词:木薯图论
- 酵母浸粉刺激以木薯为原料的丁醇生产的发酵相转型被引量:2
- 2011年
- 在7L静态厌氧发酵罐下,使用"非粮"作物木薯替代玉米淀粉开展丁醇发酵。无论是传统发酵还是油醇萃取发酵,木薯粉丁醇发酵的性能均远不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发酵产酸相向溶剂生产相的转型严重迟延或无法转型、发酵时间长、丁醇生产效率低。实验结果表明,当发酵相转型迟延出现后,添加2.5g/L的酵母浸粉,可以刺激丁酸/乙酸向丁醇/丙酮的转化、转型延迟时间缩短10~30h左右。在此条件下,传统和萃取发酵方式下的丁醇总产量分别达到12.95g/L和29.81g/L,丁醇生产效率与使用玉米淀粉为原料时基本持平。
- 郑钧屏李志刚李鑫李乐史仲平
- 关键词:丁醇发酵木薯玉米淀粉
- 利用图论理论估算预测丁醇/丙酮比以及谷氨酸得率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图论分别对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比和谷氨酸发酵中谷氨酸得率进行了理论估算与预测,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证实了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在丁醇发酵产溶剂期,乙酸与丁酸的生成途径、消耗途径同时存在,各自形成一个闭合路径.利用图论...
- 李志刚李鑫李乐史仲平王正刚
- 关键词:发酵工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