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峰
- 作品数:87 被引量:4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骨形态发生蛋白-聚乙烯砒洛啉酮-纳米晶胶原基骨缓释系统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很易降解,聚乙烯吡咯啉酮理论上存在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结合并对其缓释的作用。目的:观察聚乙稀吡咯啉酮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体外缓释效果,并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以期得到一种生物相容性较为理想的缓释支架系统。方法:实验分为3组,即聚乙烯吡咯啉酮修饰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纳米晶胶原基骨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纳米晶胶原基骨组及聚乙烯吡咯啉酮修饰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大鼠松质骨组。以ELISA法检测3种复合物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体外释放活性。将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后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并种于支架上,3,7,10,14d时检测支架中的细胞计数;细胞培养14d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体外释放曲线可见14d后实验组上清液中骨形态发生蛋白仍保持较高的浓度。培养14d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阳性,支架中脱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结果发现实验组支架上的细胞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具有良好的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作用,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 徐晓峰陈静家狄东华刘小平王明伟张志坚
- 关键词:纳米晶胶原基骨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织工程骨生物相容性
- 结核致腕管综合征临床特点与治疗探讨
- 孙太存黄永辉徐晓峰沈铁城
- 双Endobutton钢板与肩锁钩板治疗急性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对比研究(英文)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维持关节复位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依托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DE组)或锁骨钩板(HP组)固定,每组各15例,并跟踪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记录患者的X线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肩锁关节复位。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的VAS评分(P=0.886 9,0.580 3,0.8228,0.100 3,0.706 2)及Constant-Murley评分(P=0.458 1,0.379 4,0.151 2,0.165 0,0.813 4)均没有明显差异。HP组的手术时间与DE组相比明显较短(P〈0.000 1),但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却较高(P=0.017 6)。[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急性肩锁关节全脱位上具有与锁骨钩板相似的疗效,而这项新技术的优点是允许患者术后早期锻炼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 李大鹏吴燕黄永辉徐晓峰孙太存
- 关键词:肩锁关节喙锁韧带肩锁钩板
- 表面修饰对纳米晶胶原基骨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fibrin,FB)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支架材料上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黏附、增殖及分化的情况。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纤维蛋白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B-nHAC);对照组,单纯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将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上,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检测支架材料的细胞黏附率、不同时间点(3,7,10,14 d)支架材料中细胞数、碱性磷酸酶表达量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不同支架材料与细胞生物相容性差异。结果:大鼠MSCs经诱导培养14 d后,I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实验组支架材料的细胞黏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支架材料中的细胞数及碱性磷酸酶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电镜观察发现两组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但实验组的细胞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表面修饰纤维蛋白后的nHAC支架材料具有更好的细胞黏附、增殖及促成骨分化能力。
- 马鹏徐成振徐晓峰陈静龚爱华张志坚
- 关键词:纤维蛋白修饰纳米晶胶原基骨组织工程骨
- 颈椎椎体间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 刘锦波唐天驷杨惠林郑玉华徐晓峰沈铁城
- 该组研制了一种不用取自体髂骨且植骨融合率高;植入后不移位,固定稳定;能有效支撑间隙高度,但不会切割椎体,且能为自体骨所替代的植入物。通过解剖测量、医用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应用,证实颈椎椎间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符合中国人解剖特...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椎异体骨植骨融合
- 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载体的生物相容性
- 2013年
- 背景:目前硫酸钙主要被作为抗生素载体和成骨因子载体。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系统的体外缓释效果及与种子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系统,检测其体外释放性能。将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扩增后,种植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载体和单纯的注射式硫酸钙支架上行体外培养。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支架具有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效果,持续时间可达31d。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支架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相同时间点支架上的细胞黏附率、细胞数量及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注射式硫酸钙支架;扫描电镜发现两组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支架上的细胞在支架表面和孔隙内生长良好,细胞突起接触融合,细胞密集区域可见细胞外基质形成,大量细胞包绕在材料表面;注射式硫酸钙支架上的细胞黏附数量较少,生长情况不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缓释支架上的细胞。
- 陈琛徐晓峰
- 关键词:材料生物相容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相容性
-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复位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后矢状面形态的变化
- 曹兴兵赵镒汶徐晓峰
-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种植人体后的骨修复效果,探讨该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用于临床,通过影像学方法观察和评价病人骨创愈合情况。结果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成分与微结构上与天然骨类似,种植人体后患者无高热、渗出和免疫排斥反应,骨修复情况良好。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是优良的骨修复材料之一。
- 沈铁城黄永辉徐晓峰崔福斋李艳任永娟
- 关键词:仿生合成骨缺损骨移植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0
- 2009年
-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联合诱导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目前联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的方向纷繁复杂,且众说纷纭。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在体外联合和单独应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12在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6周龄SPF级SD大鼠10只,体质量140~160g,雌雄不拘,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得、培养和传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为PeproTech公司产品。方法:将SD大鼠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后分为4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加入100m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组:加入20μg/L音猬因子;联合组:100m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20μg/L音猬因子作用于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培养第3,6,9,12天细胞增殖数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成骨细胞表型的检测和Ⅰ型胶原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以比较各组诱导成骨能力的差异。结果: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24h后部分贴壁,贴壁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第7天左右细胞铺满瓶底,多为梭形。条件培养基培养3d后,联合组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多角形。随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细胞发生成骨样改变,音猬因子组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②相同时间点联合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音猬因子组细胞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在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表达量均高于音猬因子组和对照组(P<0.05)。③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培养7d后,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联合组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呈阳性,联合组可见胞质中棕黄色颗粒,音猬因子组和对照组阴性
- 徐晓峰钱栋马鹏陈静李阳屈睿张志坚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
- 复方夏天无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复方夏天无片在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间12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用复方夏天无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单纯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半年后采用Lequen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比较2组之间膝关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半年后,2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复方夏天无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在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复方夏天无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 王峰王国正左华沈铁城徐晓峰黄永辉
- 关键词:复方夏天无片盐酸氨基葡萄糖骨性关节炎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