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蔓莉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儿童
  • 4篇患儿
  • 3篇哮喘
  • 3篇哮喘患儿
  • 2篇血清
  • 2篇免疫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血清IGE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再发性
  • 1篇再发性腹痛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肾炎

机构

  • 8篇深圳市蛇口人...
  • 4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贵港市人民医...
  • 2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深圳蛇口联合...
  • 1篇白城市洮北区...

作者

  • 9篇张蔓莉
  • 6篇江毅
  • 4篇周雅燕
  • 2篇龙泽民
  • 2篇杨在东
  • 2篇王箴
  • 1篇孙跃红
  • 1篇袁晓霞
  • 1篇邹兵
  • 1篇冯国富
  • 1篇唐亮
  • 1篇马伦
  • 1篇朱黎
  • 1篇李志斌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哮喘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几种细胞因子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3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IL-4(白介素-4)、IL-10、IL-13、IFN-γ(干扰素-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35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中TNF-α、IL-4、IL-13均显著升高(P<0.05),IL-10、IFN-γ明显减低(P<0.01);与急性发作期比较,缓解期的TNF-α、IL-4、IL-13均显著下调(P<0.05),IL-10、IFN-γ显著上升(P<0.05)。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江毅张蔓莉陆美琼
关键词:哮喘患儿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
白细胞介素6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张蔓莉马伦易萍朱黎尤三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新生儿感染
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儿童手足口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给予干扰素肌注每日1次,对照组138例,给予肌注或静脉滴入利巴韦林每日1次,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2%,对照组为60.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蔓莉王箴江毅周雅燕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干扰素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进行血清IgE水平测定,并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伴有喘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50例检测血中IgE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儿童和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IgE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其血清IgE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恢复期血清Ig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及非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存在一定关系。
张蔓莉孙跃红江毅龙泽民冯国富周雅燕苗春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血清IGE儿童
CD4^+CD_(25)^+、CD8^+CD_(28)^-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早期防治和减少其发生的新途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1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中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23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缓解期比较,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和CD8+CD28-调节T细胞(3.92%±1.75%;10.95%±3.46%)均明显减低(Pa<0.01);缓解期患儿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5.39%±2.01%;14.37%±3.92%)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94%±2.27%;16.07%±4.28%)(Pa<0.05)。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与哮喘患儿病程呈正相关(r=0.462,0.459Pa<0.001)。结论CD4+CD25+及CD8+CD28-调节性T细胞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小儿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反映呼吸道炎性反应活动情况,与病程相关。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可望成为治疗小儿哮喘的一个新途径。
江毅张蔓莉杨在东唐亮罗树宁熊甲赛陆美琼
关键词:CD4^+调节性T细胞哮喘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儿童再发性腹痛转归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83例Hp阳性的RAP儿童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根治组(91例):给予抗Hp三联法治疗2周,对照组(92例):给予中药调理,随访1年,观察2组RAP儿童腹痛复发率以及胃黏膜炎症程度、Hp根除率对RAP复发的影响。结果根治组与对照组RAP复发率分别为32%和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黏膜中.重度炎症者复发率为73%,胃黏膜轻度炎症者复发率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治组中Hp已根除与Hp根除失败或再感染的腹痛复发率分别为12%、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感染与RAP发生有关,根除Hp可显著降低RAP复发率,改善RAP患儿的预后。
张蔓莉龙泽民周雅燕邹兵
关键词:螺杆菌腹痛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和尿微量蛋白测定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尿微量蛋白测定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测和诊断价值,为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42例HSP患儿分为尿常规阳性组(即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127例和尿常规阴性组115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1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清蛋白(尿-Alb)和尿免疫球蛋白G(尿-lgG),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儿童的血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Alb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阴性组、对照组儿童的尿-lgG水平与尿常规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尿-lg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能较早反映肾损害的发生与否及其程度,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的一个临床指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HSP提供依据。
张蔓莉江毅王箴周雅燕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过敏性紫癜肾炎微量蛋白
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与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特点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9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分为My-ALL和My+-ALL组,My+-ALL包括My+B-ALL和My+T-ALL组,给予正规治疗,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My+-ALL患儿25例发生率为25.5%(25/98),其中My+B-ALL18例,占72.0%(18/25),My+T-ALL7例,占28.0%(7/25)。My+B-ALL和My+T-ALL患儿中,髓系表达指标CD13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D33,而CD117均未表达。My+B-ALL与My-B-ALL、My+T-ALL与My-T-ALL患儿CR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y+B-ALL组患儿达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表型的研究为儿童急性白血病亚型提供了临床诊断的依据。My+-ALL的预后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My-ALL表现出明显差异。
江毅张蔓莉李志斌杨在东陆美琼
关键词:儿童缓解率
哮喘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白细胞介素-18、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白细胞介素-18(IL-18)、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水平与哮喘的关系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CCSP、IL-18、Eotaxin的水平,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CCSP浓度为(4.5±0.6)ng/m L,低于对照组的(12.4±2.6)ng/m L;哮喘组患儿血清IL-18浓度为(786.6±69.4)pg/m L,高于对照组的(96.3±11.9)pg/m L;哮喘组患儿血清Eotaxin浓度为(147.0±43.0)ng/m L,高于对照组的(84.0±32.0)ng/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CSP在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损伤、修复、呼吸道重塑过程中可能起保护作用;IL-18、Eotaxin因子参与了气道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且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吴书杭袁晓霞张蔓莉
关键词:哮喘儿童CLARA细胞分泌蛋白白细胞介素-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