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冠状动脉搭桥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搭桥术
  • 2篇动脉旁路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手术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停跳
  • 2篇旁路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外循环
  • 2篇急诊
  • 2篇梗死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孙凌波
  • 7篇苏丕雄
  • 5篇刘岩
  • 5篇张希涛
  • 5篇顾松
  • 4篇刘永春
  • 3篇张云
  • 3篇韩薇
  • 3篇李燕君
  • 3篇颜钧
  • 2篇徐黎青
  • 2篇杨新春
  • 1篇颜军
  • 1篇耿博
  • 1篇陈小霞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对肾功能的影响 ,评价 OPCAB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 2 7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单纯择期 OPCAB,均为非透析者 ,血清肌酐均≥ 115 μmol/ L (115~ 2 39μm ol/ L) ,平均 14 1± 35 μmol/ L;观察术后 12小时、36小时、第 3天和第 5天肌酐值的动态变化。 结果 术后 12小时肌酐值达到波峰 (16 6± 6 5μmol/ L ) ,至术后第 5天 (133± 38μm ol/ L)降至术前水平。全组 2 7例均治愈出院。围手术期无急性肾功能衰竭 ,无住院死亡。 结论 OPCAB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它可以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降低住院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希涛苏丕雄刘岩顾松孙凌波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清肌酐围手术期冠脉外科
75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术24例报告
2002年
孙凌波苏丕雄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旁路术
连续24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术无死亡的临床报告
2005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连续 2 4例 7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无手术死亡的治疗经验。方法 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共行单纯择期CABG术 5 2 0例。其中年龄大于 75岁的患者 2 4例 ,占同期手术的 4.6%。分析其中年龄大于 75岁患者的术前 ,术中 ,术后资料。手术方法包括常规体外循环法和不停跳法 (OPCAB)。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76.6± 2 .1)岁 (75~ 83岁 )。女性患者 3例 (12 .5 %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主干合并 3支血管病变各 8例 (分别占 3 3 .3 % )。 83 %的病人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EF)值大于 5 0 %。术前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依次为 :高血压病5 8.3 % ,慢性肺部疾病 5 8.3 % ,陈旧性心肌梗死 41.7% ,脑血管病 2 9.2 % ,高血脂 2 9.2 % ,糖尿病 16.7% ,肾功能不全 16.7%。2 4例病人术后均无低心排 ,无脑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平均气管插管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分别为 (16.2± 4.0 )h和(4 8.71± 4.9)h。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 (5 0 % )。其次为肾功能不全 (3 7.5 % )。术后房颤发生率为 2 0 .8%。结论  2 4例 7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择期CABG无手术死亡 ;术前左心功能良好 ,术中使用乳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徐黎青苏丕雄孙凌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术高龄
38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分析
2004年
目的 对急诊冠状动脉搭桥移植 (ECABG)体外循环 (CPB)过程的特殊性及处理要点加以总结 ,以减少CPB并发症 ,提高ECABG成功率。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38例急诊ECABGCPB过程 ,心肌保护措施 ,处理要点及行非体外冠状动脉ECABG时CPB准备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0例行CPB下急诊ECABG ,平均CPB时间 (119.0± 32 .5 )min ,平均阻断时间 (6 6 .2± 2 4 .3)min ,平均辅助时间 (45 .8± 13.6 )min ;2例行CPB辅助下不停跳搭桥 ,2 6例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跳 ,自动复跳率 92 .8%。 8例行不停跳搭桥。 1例于术后 10d死于呼吸衰竭 ,1例于术后第九日在病房猝死 ,考虑急性肺栓塞。 1例PTCA时致前降支穿孔、心包填塞的 81岁女性患者术后第四天死于循环衰竭。其余随访 2~ 2 5m无死亡及其它系统严重并发症 ,无明显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 合理的CPB管理是提高移植术 (ECABG)成功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李燕君张云韩薇苏丕雄刘岩张希涛颜钧顾松孙凌波刘永春
关键词:CPB急诊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不停跳女性患者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苏丕雄杨新春刘岩张希涛颜钧顾松韩薇张云李燕君孙凌波耿博刘永春
我们从1999年至2003年为46例AMI患者行E-CABG,占同期CABG的5.51%(46/834),成功率87.0%,总结出E-CABG 治疗AMI的综合抢救措施。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的AMI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C...
关键词: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急性心肌梗死
1000例冠状动脉搭桥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了解我院1994-7-1~2002-6-10日100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发展曲线,总结有关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院1994—7—1~2002-6-10日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1000例患者的部分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973例治愈出院,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死亡27例,死亡率2.7%。结论:通过1000例分析,我们认为:(1)CABG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2)中国少数医院水平已向国际水平接轨,整体水平及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有条件单位宜逐步开展CABG、OPCAB及E-CABG工作;(4)应加强术后的随访工作。
苏丕雄刘岩颜军张希涛孙凌波顾松刘永春张云韩薇李燕君杨新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冠心病手术方式心功能CABG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治疗合并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总结了2002年2月~2004年5月9例合并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结果该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4d复查头颅CT梗塞面积无增大,无头痛、呕吐、饮水呛咳、肢体偏瘫、失语和偏盲等。2例术后出现房颤,1例下肢取血管处伤口感染,心绞痛症状缓解,心功能明显恢复,痊愈出院。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脑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徐黎青孙凌波陈小霞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2004年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S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后并发SAS 1例分析报告如下。
顾松苏丕雄刘岩颜钧张希涛孙凌波刘永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病历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