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观察两组产妇术后6、12、24和48小时疼痛程度和舒适度,记录初乳时间、日哺乳次数和产后24、48小时阴道流血量,检测术前、术后24及48小时血清中泌乳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6、12、24和48小时线性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布氏舒适度评分(BCS)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初乳时间、初乳后24小时哺乳次数、产后24及48小时阴道出血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24及48小时,观察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以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和血清中泌乳素水平,促进早期泌乳,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建华黄先杰张娃莲
-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哌替啶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傅爱丽吴建华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无痛肠镜检查老年人静脉麻醉持续输注输注方法
- 皮内注射布比卡因改善疝气修补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布比卡因对疝气修补术后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42例行疝气修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人。B组为布比卡因组,手术结束时在T9~12脊神经分布区内右侧肋弓至髂前上棘之间,沿腋中线取4个点,皮内注射布比卡因;K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Q-VAS和C-VAS)观察患者切口疼痛,以及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的Q-VAS和C-VAS评分明显低于K组,差异有极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和尿潴留发生。结论在相应神经节段皮内注射局麻药,可改善疝气修补术等创伤较小手术的术后疼痛。
- 吴建华张娃莲傅爱丽
- 关键词:布比卡因疝气术后痛
- 皮内注射布比卡因改善疝气修补术后疼痛
- 2011年
-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布比卡因对疝气修补术后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42例行疝气修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B组为布比卡因组,手术结束时在T9~12脊神经分布区内右侧肋弓至髂前上棘之间,沿腋中线取4个点,皮内注射布比卡因;K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Q-VAS和C-VAS)观察患者切口疼痛,以及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的Q-VAS和C-VAS评分明显低于K组,差异有极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和尿潴留发生。结论在相应神经节段皮内注射局麻药,可改善疝气修补术等创伤较小手术的术后疼痛。
- 吴建华张娃莲傅爱丽
- 关键词:布比卡因疝气术后痛
- 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用于PCIA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吴建华
- 关键词:PCIA高乌甲素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并发症发生率晚期癌症
- 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吴建华
-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布比卡因无痛分娩硬膜外阻滞分娩方法
- 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50例困难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25例。Ⅰ组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Ⅱ组患者同时把控输注3μg.L-1的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完成经鼻FOB插管的时间、不同时点HR、MAP、SPO2的变化,进行Techanivat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鼻FOB插管时间分别为(159±92)s和(122±7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T5时两组AR增快(P<0.01),T1-T5时Ⅰ组及T2、T3时Ⅱ组MAP升高(P<0.05);T3-T4时Ⅰ组SPO2显著降低(P<0.01),同时也低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吸入麻醉为纤支镜下清醒气管插管提供有利条件,患者痛苦轻,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瑞瑛吴建华陈加伟
- 关键词: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镇痛方案:对照组术后舒芬太尼10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50μg加氟比洛芬酯2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镇痛。术后随访24 h,分别记录术后1、4、10、20、24h 5个时间点患者的VAS、镇静评分、用药量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SPO_2<90%或呼吸次数<10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24h内,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为(32.7±7.4)μg,明显多于实验组的(12.3±6.4)μg(P<0.05)。对照组Ramsay镇定评分在术后1、4、10h 3个时间点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循环功能稳定。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 吴建华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乳癌根治术
-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BIS指导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丙泊酚用量和苏醒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降压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以舒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对照组麻醉维持应用舒芬太尼0.5μg·kg^(-1)·h^(-1)和丙泊酚3μg·kg^(-1)·min^(-1),复合艾斯洛尔150μg·kg^(-1)·min^(-1)控制性降压,研究组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用量。记录诱导前(T_0)、降压后10min(T_1)和停止降压后10min(T_2)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eat,HR),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T_1时刻2组MAP和HR与T_0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刻MAP和HR恢复至T_0水平,与T_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维持BIS 45~55的丙泊酚用量为3.3~3.9μg·kg^(-1)·min^(-1),停止麻醉后患者均很快苏醒,麻醉恢复期无躁动,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显著。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BIS指导降压,可以控制较理想的镇静程度,自然苏醒理想,避免了全麻药物的过量或不足,有效地减少了术中知晓等并发症的发生。
- 吴建华黄先杰张娃莲
- 关键词:高血压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 2006年
- 吴建华
- 关键词:无痛人流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药物配伍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综合征无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