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红
- 作品数:48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白细胞介素-35相关亚基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白细胞介素(IL)-35作为IL-12家族中的一员,由EBi3亚基及IL-12A(IL-12p35)亚基构成,是一种抗炎因子,在调节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对EBi3及IL-12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易感性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结论,本文就近年来EBi3及IL-12A亚基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施莹杨子聪卢志红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疾病易感性
-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22例不同年龄ACS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5岁以下青年ACS患者达18.25%,均为男性;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有关;临床以发病急、症状典型、住院心功能好、病死率低、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为特征。45岁以上ACS患者男性仍高于女性,发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有关。约30%症状不典型,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复杂病变为主。结论青年ACS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与中老年病人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分别对待。
- 王皓杨波吴旭斌卢志红刘伶徐广马林英忠王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青年人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人群冠脉病变范围与炎症的系研究
- 熊日新刘伶刘世欢徐广马袁军黄宗燕卢志红
- IVUS在冠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95例95处病变进行IVUS检查,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性质及其狭窄程度。并对考虑为不稳定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结果:95处病变中,软斑块58例(61.1%),硬斑块37例(38.9%);偏心斑块53例(55.8%),向心斑块42例(44.2%);斑块面积平均狭窄率为58.4%±12.7%。对面积对斑块面积狭窄>70%,且有较大的脂池,纤维帽较薄,且为偏心性斑块的病变以及斑块破裂的病变的患者共28例进行介入治疗。结论:IVUS能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性质和狭窄程度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安全性高。
- 蒙绪宁林英忠刘伶卢志红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临界病变冠状动脉造影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Ensite3000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5行房颤消融术的患者共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6例。所有患者在Ensite3000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消融治疗,对房颤消融术的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随访3-12个月,复发房颤3例,复发左房房速3例,手术成功率为83.3%。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 Ensite3000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短至中期疗效确切,具有较高成功率,安全性高。
- 李庆宽覃绍明卢志红刘伶林英忠
- 关键词:房颤导管射频消融
- 双腔起搏器心室电极移位1例报告
- 2016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伴晕厥2次”于2015-03-24入院。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24 h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8次/min;(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8.42s。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导致传导系统病变的继发性因素后,诊断: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房室传导阻滞。
- 李庆宽覃绍明卢志红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
- 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急诊介入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急诊介入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冠脉内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予以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脑钠肽(BNP),血管内皮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T段恢复率、心肌MBG3级、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K-MB、c Tn I、BN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急诊介入中的效果肯定,能够改善心肌再灌注,缓解心肌损伤。
- 卢志红王孟杰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血栓抽吸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运重建研究
- 林辉王风刘伶林英忠李香伟徐广马卢志红王虹伍广伟莫安胜
- 课题来源与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极其严重的冠心病表现,提高诊疗水平,对降低病死率有重大意义,如何降低病死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是研究的重点。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A、基础研究: 1、探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地尔硫唑对猪...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
- 一种用于多管路输液的固定器
-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可以将输液管置于钩面魔术贴形成的隧道内,通过输液管路固定器,固定于所需位置。有效的解决了输液管路相互缠绕、凌乱、难以分辨等问题,减少对治疗护理造成困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实...
- 简瑜邱小芩肖熙卢志红
- 文献传递
- 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确诊的成人继发孔型ASD患者59例,年龄18-71(38.3±11.2)岁,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应用TIE及X线引导下,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的介入治疗。术后24h,1,3,6个月,1年及2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ray检查随访。结果 57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6%。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5/57),堵塞1年后的封堵率100%(57/57)。随访时间1-4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房缺再通及需外科干预者,也无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右房、室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关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TTE可以准确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 伍广伟林英忠王孟杰赵毅兰卢志红蒙绪宁
- 关键词: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成人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