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 作品数:134 被引量:41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更多>>
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ULM)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因ULM接受PCI治疗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患者的情况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观察年龄对ULM介入治疗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总计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12例,其中非老年组42例和老年组70例。老年组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既往PCI治疗、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9%vs.21.1%,P=0.021;40%vs.11.9%,P=0.040;28.6%vs.9.5%,P=0.017;18.6%vs.4.8%,P=0.038;48.6%vs.23.8%,P=0.009;22.9%vs.0%,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女性、年龄、吸烟史、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远端或分叉病变均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其年龄因素是ULM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强力预测因素。 刘豪 徐广马 吉庆伟 林英忠 刘伶 胡昌兴 刘海润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支架 急性心肌梗塞前心绞痛对其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2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再流现象分为两组:无再流组(25例)和再流组(205例)。监测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观察室壁瘤、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无再流组PIA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而前壁梗塞的发生率高于再流组(P<0.01),CRP值明显高于再流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水平均显著高于再流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P<0.05);心力衰竭、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P<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3.71,P=0.01)。结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 徐广马 林英忠 王风 袁军 伍广伟 刘伶关键词:心绞痛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人群冠脉病变范围与炎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及血糖水平对冠脉慢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PCI的STE... 熊日新 刘伶 刘世欢 徐广马 袁军 黄宗燕 卢志红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脉病变 空腹血浆葡萄糖 慢血流 糖尿病人群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风险评估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GRACE风险评估工具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风险对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 熊日新 刘伶 杨军 刘莉平 袁军 黄宗燕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风险评估工具 冠脉病变程度 冠脉病变支数 GRACE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326例,Hcy等实验室生化指标均由医院医学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对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进行ROC曲线分析,按Cut-off值11.69μ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Hcy(L)组及Hcy(H)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定期随访,记录MACE。结果 Hcy(L)组血浆N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Hcy(H)组[(501.46±118.35)pg/mL vs.(1 324.11±523.13)pg/mL,P=0.02],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高于Hcy(H)组[(55.23±9.48)%vs.(50.79±10.68)%,P=0.03]。随访1年后Hcy(H)组LVEF与基线相比明显降低[(45.32±10.18)%vs.(50.79±10.68)%,P<0.05],且Hcy(H)组MACE发生风险明显高于Hcy(L)组,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而Hcy(L)组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54.43±10.68)%vs.(55.23±9.48)%、(28.56±6.21)%vs.(29.22±5.30)%,P>0.05]。结论 AMI合并高血浆Hcy水平患者发生远期MACE风险较低血浆Hcy水平者明显增加,预后较差,提示血浆高Hcy水平是AMI患者预后不良可能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但其在AM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Hcy干预治疗能否改善AMI患者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薛焱 刘海润 杨子聪 曾涛 刘伶 许能文 施莹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不同的干预因素对PTCA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郭进 王风 林虹 徐广马 赵毅兰 焦伟 刘伶 林英忠 陈雯 王小燕 覃丽萍 ⑴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合同号:科桂基0156023。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是血管内皮重要功能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CI后再狭窄,均与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影像技术通过测量外周...关键词:关键词:舒张功能 内皮依赖性血管 PTCA CD4^+T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其中。CD4^+T细胞诱导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是近年来AS炎症反应机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CD4^+T细胞包括早期发现的Th1、Th2、Th17、Treg及近年来新发现的Th9、Th22细胞。Th1、Th17细胞有促进AS的作用,Treg则可预防AS的发生,Th2在AS中的作用存在诸多争议,而Th9、Th22的作用及机制尚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就CD4^+T细胞亚群在AS中的具体作用做系统的综述。 石磊 万军 吉庆伟 施莹 刘伶 陆政德 叶晶 林英忠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TH1细胞 TH2细胞 TH9细胞 TH22细胞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人群冠脉病变范围与炎症的系研究 熊日新 刘伶 刘世欢 徐广马 袁军 黄宗燕 卢志红循环微小RNA-92a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致血管内皮损伤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循环微小RNA-92a(miR-92a)对介入治疗致血管内皮损伤的评价作用。方法米用前瞻陛病例对照研究,选择5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l)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次日取血测定循环miR-92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球囊扩张压力、球囊扩张时间、冠状动脉(冠脉)病变长度与循环miR-92a表达的关系。结果最大球囊扩张压力为ll-19atm(1atrft101.325kPa)者(43例)循环miR-92a表达[均值-0.36,95%可信区间(95%凹)为(-0.60,-0.12)]显著低于扩张压力≤10atm者[11例,均值1.16,95%CI(0.80,1.52),P〈0.01],也低于≥20atm者[4例,均值0.26,95%CI(0.26,0.26),P=0.1]。最长球囊扩张时间6—7s者(24例)循环miR-92a表达[均值-0.42,95%CI(-0.83,-0.01)]显著低于扩张时间≤5s者[9例,均值0.63,95%CI(0.49,0.78),P=0.03]和≥8s者[25例,均值0.45,95%CI(0.10,0.80),P〈0.001]。植入支架长度≤30mm者(31例)循环miR-92a表达[均值-0.48,95%CI(-0.80,-0.16)]显著低于〉30mm者[27例,均值0.16,95%(2/(0.01,0.32),P〈0.01]。球囊扩张压力与扩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01)。结论循环miR-92a表达与介入治疗的球囊扩张压力和扩张时间是否适当相关,其具有评价介入治疗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 王虹 王琳 刘伶 林英忠 李友琼 陆红梅 龚国平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内皮损伤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胆固醇及高敏C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所有ACS组患者按照诊断标准自然分为两组,即AMI(包括STEMI与NSTEMI)患者列为一组,UA患者列为一组,纳入同期入院的SA患者80例、对照(C)组80例。将AMI,UA患者各随机分为两组,普伐他汀20mg/d(A组),40mg/d(B组)。服药前及观察期结束后第2天测定血清胆固醇、hsCRP、MMP-9、心肌酶、肝肾功能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UA组TC明显增高(P<0.01),其余两组TC增高不明显(P>0.05);AMI、UA、SA组间比较,TC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比较,UA、AMI两组hsCRP、MMP-9明显增高(P<0.05),SA组与对照组hsCRP、MMP-9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UA、SA组间比较,AMI组hsCRP、MMP-9比其它两组明显增高(P<0.05),UA组hsCRP、MMP-9比SA组也明显增高(P<0.05)。(3)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后TC、LDL-C、hsCRP、MMP-9都有下降趋势,但应用较大剂量普伐他汀时血清TC、LDL-C、hsCRP、MMP-9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1)ACS患者血清hsCRP、MMP-9明显增高,而且AMI患者较UA患者hsCRP、MMP-9增高更显著。(2)大剂量普伐他汀降脂、抗炎效果更好,而且耐受性良好。 林英忠 黄从新 王风 刘伶 徐广马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普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金属蛋白酶-9 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