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艳

作品数:66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会议论文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0篇黑素
  • 10篇黑素瘤
  • 10篇恶性
  • 9篇恶性黑素瘤
  • 8篇乙酰肝素酶
  • 8篇肿瘤
  • 8篇肝素酶
  • 7篇启动子
  • 7篇苦参
  • 7篇苦参碱
  • 7篇SHRNA
  • 6篇慢病毒
  • 6篇激素
  • 5篇雄激素
  • 5篇细胞株
  • 5篇基因
  • 4篇雄激素性
  • 4篇湿疣
  • 4篇素性

机构

  • 5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66篇刘晓艳
  • 40篇方红
  • 13篇蒋筱凌
  • 11篇阮黎明
  • 9篇羊正纲
  • 8篇方德仁
  • 7篇张妤
  • 5篇丁颖果
  • 5篇王懿娜
  • 5篇陈鸿超
  • 5篇朱定仙
  • 4篇滕理送
  • 3篇刘国英
  • 3篇吴银华
  • 3篇张好
  • 3篇谢新宇
  • 2篇张幸国
  • 2篇吴银华
  • 2篇吴炜
  • 2篇芦莲治

传媒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华东六省一市...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国外医学(皮...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膜糖蛋白及抗血小板抗体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抗血小板抗体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CD62P、CD63阳性百分数及抗血小板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紫癜肾炎型CD62P、CD63及CD41和抗血小板抗体表达水平与混合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癜肾炎型及混合型与单纯皮肤型比较,CD62P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63、抗血小板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异常。血小板活化与过敏性紫癜病程变化关系密切。
阮黎明刘晓艳刘国英李明伟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抗血小板抗体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患者女,34岁。因“右眼周皮肤反复出现隆起性红色斑块9年余,再发2周”就诊。患者9年前产后不久出现右眼眶周围皮肤隆起性斑块,不痛不痒。未经治疗皮疹持续2月左右会自动消退, 愈后不留疤痕。但每年春夏交际时即发作。
刘晓艳方德仁
关键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右眼眶
文献传递
一个家族性良性天疱疮致病基因的新突变位点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一个中国人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家系进行ATP2C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调查一个HHD家系3代9人,其中2例具有HHD的临床表现。收集该家系所有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ATP2C1基因的27个外显子,用直接测序法进行DNA测序分析。同时设立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该家系的2例患者中均检测到1个尚未报道过的ATP2C1基因错义突变位点(M661R)。在该家系健康个体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均未发现相同突变。结论在该HHD家系中发现ATP2C1基因一个新的特异性突变位点(M661R)。
丁颖果方红蒋筱凌张好刘晓艳陈鸿超
关键词:突变ATP2C1基因
miR-31的肿瘤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长20~25nt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从植物、线虫到人类的细胞中。目前最新的miRNA数据库(miRBase)版本号是21.0(2014.6,www.mirbase.org),涵盖了223个物种、共35 828条成熟mi RNA序列。mi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导致m 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
刘晓艳阮黎明
关键词:肿瘤
CMV启动子调控的VEGF-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有效干扰序列的筛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针对人VEGF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实现CMV启动子调控,转染肿瘤细胞后观察其对VEGF基因的干扰作用,并筛选出有效的VEGF-shRNA。方法:设计三对VEGF靶向的发夹状shRNA,依据设计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质粒pDC311-SV40-RC中,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转染人骨肉瘤细胞U-2 OS,分别培养3d和7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将针对VEGF基因的siRNA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成功克隆到pDC311-SV40-RC载体,经过阳性菌落PCR鉴定与测序,结果正确;转染U-2 OS细胞后,ELISA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证实干扰序列3能有效降低VEGF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CMV启动子调控的针对VEGF基因的siRNA载体,转染肿瘤细胞后可抑制VEGF的表达,并筛选出有效的干扰序列。
刘晓艳方红陈鸿超蒋筱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寡核苷酸类
着色性干皮病伴面部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男,17岁,面颈褐色斑16年,鼻背部、右鼻旁溃烂5月余。患者出生后12个月面部出现棕褐色芝麻大斑疹,伴皮肤干燥。继之四肢暴露部位及颈项部亦出现类似皮疹,部分呈黑褐色疣状
刘晓艳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鳞状细胞癌鼻背部
文献传递
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皮肤病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穿孔素与颗粒酶B是细胞毒细胞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分子。在抗病毒及病菌、肿瘤免疫及器官移植排斥中均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在炎症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穿孔素与颗粒酶B在一些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晓艳方红
关键词:穿孔素颗粒酶B皮肤病基因表达T淋巴细胞
环氧合酶-2在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环氧合酶 - 2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研究显示环氧合酶 - 2的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环氧合酶 - 2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刘晓艳阮黎明
关键词:环氧合酶-2皮肤肿瘤生物学特性
前列腺癌中BRAF、Raf1基因改变与蛋白表达
[目的]   近来研究发现在美国前列腺癌人群中存在可以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BRAF、Raf1基因重排,先前我们的研究发现西方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抑癌基因PTEN缺失和TMPRSS2:ERG基因融合在中国前列腺癌中发生率很低...
刘晓艳
关键词:前列腺癌BRAF基因蛋白表达
CMV启动子调控的VEGF-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有效干扰序列的筛选
目的构建针对人VEGF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实现CMV启动子调控,转染肿瘤细胞后观察其对VEGF基因的干扰作用,并筛选出有效的VEGF-shRNA。方法设计三对VEGF靶向的发夹状siRNA,依据设...
刘晓艳方红
关键词:SHRNA启动子CMV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