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黎明

作品数:21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乙酰肝素酶
  • 3篇肿瘤
  • 3篇梅毒
  • 3篇肝素酶
  • 2篇多发性肌炎
  • 2篇细胞株
  • 2篇淋病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 2篇基因
  • 2篇肌炎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1篇带状疱疹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固定
  • 1篇血小板

机构

  • 2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杭州市妇幼保...

作者

  • 21篇阮黎明
  • 11篇刘晓艳
  • 9篇方红
  • 8篇蒋筱凌
  • 8篇方德仁
  • 7篇刘国英
  • 3篇王懿娜
  • 3篇卢莲治
  • 3篇羊正纲
  • 3篇毛静然
  • 3篇许冰
  • 2篇丁颖果
  • 2篇许冰
  • 2篇陈鸿超
  • 1篇张妤
  • 1篇吴炜
  • 1篇张丽娟
  • 1篇张好
  • 1篇虞日考
  • 1篇匡凯英

传媒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膜糖蛋白及抗血小板抗体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抗血小板抗体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CD62P、CD63阳性百分数及抗血小板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紫癜肾炎型CD62P、CD63及CD41和抗血小板抗体表达水平与混合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癜肾炎型及混合型与单纯皮肤型比较,CD62P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63、抗血小板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异常。血小板活化与过敏性紫癜病程变化关系密切。
阮黎明刘晓艳刘国英李明伟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抗血小板抗体
miR-31的肿瘤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长20~25nt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从植物、线虫到人类的细胞中。目前最新的miRNA数据库(miRBase)版本号是21.0(2014.6,www.mirbase.org),涵盖了223个物种、共35 828条成熟mi RNA序列。mi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导致m 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
刘晓艳阮黎明
关键词:肿瘤
手臂角化棘皮瘤一例
邵霞乔建军阮黎明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特点、产生原因和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66 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中32 例患者(观察组)及同期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T 细胞亚群及NK 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66 例中Ⅰ期梅毒发生血清固定4 例(6%),Ⅱ期梅毒发生血清固定9例(13.6%),潜伏梅毒发生血清固定53 例(80.32%).血清固定RPR 阳性滴度为1∶1~1∶32.其中1 例确诊为Ⅱ期眼梅毒,4 例脑脊液同时有RPR、TPHA阳性,确诊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确诊后初治:9 例(13.6%)选用口服红霉素、四环素或阿奇霉素替代疗法,6例(9%)存在不规则用药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无明显变化(P >0.05),CD8+细胞显著升高(P<0.01),NK 细胞及CD4+/CD8+明显降低(P<0.01).结论 梅毒感染早期未及时规范治疗、用药不规范或以替代药物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和潜在感染灶存在可能是导致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原因.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抑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密切相关.
阮黎明刘晓艳蒋筱凌王懿娜刘国英陈鸿超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病因
环氧合酶-2在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环氧合酶 - 2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研究显示环氧合酶 - 2的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环氧合酶 - 2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刘晓艳阮黎明
关键词:环氧合酶-2皮肤肿瘤生物学特性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呼吸系统损害39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炎、肌炎为主要症状,可累及多种内脏器官,呼吸系统受损亦不容忽视.
刘晓艳阮黎明方红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呼吸系统损害并发症
淋病快速诊断法对淋病诊断的价值探讨
目的:淋病快速诊断试剂(胶体金法)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其它病原体对淋病快速诊断试剂的检测有无干扰。方法:对2001年1月—2001年4月在我院STD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和淋病快速诊断试剂检...
方德仁蒋筱凌方红许冰刘国英卢莲治毛静然阮黎明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及Fas配体和可溶性Fas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Fas抗原与Fas配体(FasL)及可溶性Fas(sFas)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上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sFas的含量。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LC上Fas的表达(43.45%)较正常人(58.30%)显著降低(P<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LC上FasL的表达(58.40%)亦较正常人(64.65%)显著降低(P<0.05);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3.95±3.23μg/L)较正常人(1.51±0.71μg/L)明显增高(P<0.01),散发型白癜风患者进展期血清sFas水平(5.55±4.82μg/L)明显高于稳定期(2.94±2.29μg/L)(P<0.05),治疗后血清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白癜风患者PBLC上Fas/FasL及循环sFas的表达均有异常,淋巴细胞Fas/FasL异常表达及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白癜风的免疫异常及发病有关。
卢红阳许冰蔡卫民吴蓓玲阮黎明李敏伟范维薇蒋颜沈斌宋晓静
关键词:白癜风FAS抗原FAS配体可溶性FAS发病机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一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一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应用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NF1患者、2名直系亲属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先证者检测发现NF1基因1个新的无义变异c.2511G>A(p.Trp837X), 其父亲也检测到同样的变异, 母亲及200名对照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中均未发现上述变异。结论 NF1基因的c.2511G>A(p.Trp837X)杂合无义变异可能是该NF1家系的致病原因。
邵霞虞日考丁颖果阮黎明
关键词:NF1基因基因变异
环氧化酶-2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鳞状细胞癌8例、基底细胞上皮瘤10例、Bowen病8例和脂溢性角化病12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表皮相比,环氧化酶-2在鳞状细胞癌、Bowen病、基底细胞上皮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尤其以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最强。而环氧化酶-2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的表达近似。结论环氧化酶-2表达的上调可能在表皮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阮黎明刘国英刘晓艳王丽君严丽萍芦莲治
关键词:环氧化酶-2表皮肿瘤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BOWEN病上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