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军 作品数:5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40岁以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40岁以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搜集SEER数据库中从2004~2009年收录的1 516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及中老年组(≥40岁),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生存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40岁以下阴茎癌患者有65例,占4.3%.在2组中均以白种人多见,分别占80%(<40岁)及83.8(≥40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9).在青年组,已婚者占52.3%,中老年组为57.7% (P=0.67).本研究中阴茎癌发生部位不明的占大多数,在青年组及中老年组中分别为41.5%(<40岁)及47.2%(≥40岁)(P=0.45),其次是龟头(35.4%比32.7%).青年组的中分化阴茎癌(gradeⅡ)(46.2%)与中老年比(38.7%)较为常见,但是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715).青年组未见分化较差的癌(gradeⅣ),而中老年组中分化较差的癌(gradeⅣ)占0.69%.对于总生存率,2组未见明显差异(P=0.706).2组总的中位生存时间青年组为69个月,中老年7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但Ⅲ期中,青年组中位生存期(47个月)明显短于中老年组(71个月)(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收集的数据库资料来看,青年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中老年组相似,总生存率无明显不同,但是在两组中3期阴茎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有明显差异. 刘晓军 朱耀 姚旭东 叶定伟关键词:阴茎肿瘤 预后 年龄因素 前列腺特异抗原3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包装 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抗原3(prostate cancer antigen 3,PCA3)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被证实在前列腺癌中高度特异性表达,暗示其可能在前列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我们将完整的PCA3基因转入真核表达载体,并构建慢病毒包装系统。方法:从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中提取总RNA,运用重叠延伸方法扩增到PCA3基因,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PCR鉴定及测序,PCA3表达质粒序列与Gene Bank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同源性为99.8%,PCA3慢病毒滴度测定为2×108。结论:PCA3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并完成了慢病毒包装,为深入研究PCA3基因在前列腺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进而为探索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刘晓军 王娜 姚旭东 曹达龙关键词:前列腺癌 真核表达载体 慢病毒 跨膜蛋白MS4A8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MS4A8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40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样本的组织微阵列芯片上的MS4A8B,并将MS4A8B与增殖指数(PCNA)和凋亡指数(TUNEL)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的年龄、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生化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与MS4A8B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良性组织、癌旁组织、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前列腺原发癌和前列腺转移淋巴结的MS4A8B蛋白表达分别为0%、1.94%、5.92%、62.6%和7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RFS)明显缩短(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MS4A8B蛋白表达与患者Gleason评分、增殖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分析)(P<0.001)。结论:MS4A8B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和转移相关,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叶林 万方宁 沈旭霞 孙娟娟 瞿元元 卞晓洁 李健 刘晓军 戴波 张世林 姚旭东 叶定伟关键词:前列腺癌 生化复发 长链非编码RNA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4年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无蛋白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lncRNAs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LncRNAs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有较多研究表明,lncRNAs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lncRNAs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刘晓军 姚旭东 叶定伟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基因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 肾集合管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8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施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直径5~12 cm.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呈侵袭性生长,以腺管或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表现为片状生长,间质内含较多淋巴细胞,并伴有集合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CK7、CK19、上皮膜抗原(EMA)、34βE12、PNA,UEA-1、vimentin呈部分阳性表达,而HMB45和S-100为阴性.随访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转移,2例死于肾癌转移,2例带瘤生存.平均生存时间为12.8个月.结论 肾集合管癌较罕见,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靶向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刘晓军 张海梁 姚旭东 叶定伟关键词:肾肿瘤 集合管癌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