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小英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鼠脑
  • 3篇免疫
  • 3篇大鼠脑
  • 2篇加压素
  • 2篇催产
  • 2篇催产素
  • 1篇递质
  • 1篇抑素
  • 1篇生长抑素
  • 1篇突触
  • 1篇突触联系
  • 1篇内脏
  • 1篇逆行追踪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肽类
  • 1篇肽能
  • 1篇网状核
  • 1篇细胞
  • 1篇纤维联系
  • 1篇小细胞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卢光启
  • 5篇乔小英
  • 3篇李海标
  • 1篇王晓霞
  • 1篇程世斌

传媒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0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脑中P物质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物质分布
1990年
用免疫组化ABC法作大鼠脑内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OM)免疫反应性物质定位。观察到SP阳性细胞和纤维存在于下列部位:①边缘前脑和脑干内脏核:岛叶皮质、终纹床核、杏仁中央核、室旁核、弓状核、孤束核、中缝大核和外侧网状核;②边缘中脑:脚间核、被盖腹核和被盖背核;③尾壳核-苍白球-黑质系统;④一些与视觉、听觉或平衡觉有关的核团。SOM阳性细胞最集中的部位是下丘脑室周区;SOM阳性纤维则广泛分布于以上的所有部位。结果认为脑内的SP细胞、SP纤维和SOM纤维存在于4个调节系统中:①内脏内分泌调节系统;②情绪记忆调节系统;③锥体外运动系统;④视觉、听觉和平衡觉调节系统。SOM细胞也明显集中于内脏内分泌调节系统中。
乔小英卢光启李海标
关键词:P物质生长抑素
胃副交感中枢的形态学研究
1996年
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胃及其不同部位副交感节前中枢定位及其差异,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与高位中枢的纤维联系及其可能递质。
卢光启程世斌乔小英王晓霞
关键词:纤维联系突触联系逆行追踪
大鼠脑中催产素和加压素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
1989年
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研究大鼠脑中催产素(OT)和加压素(VP)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阳性细胞主要局限于下丘脑,而阳性纤维则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OT和VP的分布情况有差别。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后部,VP阳性大细胞明显比OT大细胞密集;同样,在向正中隆起方向行走的阳性纤维束中,VP纤维也占大多数。而在室旁核尾部的小细胞内侧部,中小型OT阳性细胞比VP细胞密集;并且,在脑干的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迷走背核、疑核、臂旁核和蓝斑核中,OT阳性纤维也占主要地位。 实验结果提示,下丘脑的OT和VP能神经元除参与垂体后叶内分泌外,还可能直接支配一些脑干内脏核。推测在一般正常生理状态下,垂体后叶的VP分泌可能比OT分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OT则可能在充当神经递质或调制物,参与下丘脑对脑干内脏核的调节中有更重要的位置。
乔小英卢光启李海标
关键词:催产素加压素免疫组化ABC法
迷走背核的中枢传入来源及其肽能递质被引量:2
1990年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结合免疫组化定位的双标法,观察大鼠迷走背核(DMN)的中枢传入来源和位于这些神经通路的肽能递质。(1)将麦芽凝集素结合HRP(WGA-HRP)注入DMN脑区后,见HRP逆行标记细胞位于:①脑干: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小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臂旁核、被盖背核及蓝斑;②边缘前脑:下丘脑室旁核(PVH)、杏仁中央核、终纹床核和岛叶皮质(IC)。(2)部分切片继续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观察HRP和肽共存的双标细胞。在PVH的尾侧部见辣根过氧化物酶-催产素(HRP-OT)/加压素(VP)/生长抑素(SOM)/P物质(SP)双标细胞。IC有少量散在分布的HRP-SOM/SP双标细胞。结果提示:(1)DMN接受各级中枢的传入,其中起自PVH和IC部分投射中含SOM、SP和/或OT、VP免疫反应性物质;(2)边缘叶皮质对DMN的调节可能至少通过两条途径:①起自IC到DMN的直接通路;②以皮质下核和/或网状结构等为中介的间接通路。
乔小英卢光启
关键词:肽类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脑中催产素和加压素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被引量:1
1989年
用ABC法研究大鼠脑中催产素(OT)和加压素(VP)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阳性细胞主要局限于下丘脑,而阳性纤维则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OT和VP的分布情况有差别。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后部,VP阳性大细胞明显地比OT大细胞密集;同样,在向正中隆起方向行走的阳性纤维束中,VP纤维也占大多数。而在室旁核尾部的小细胞内侧部,中小型OT阳性细胞比VP细胞密集;并且,在脑干的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臂旁核和蓝斑核中,OT阳性纤维也占主要地位。实验结果提示,下丘脑的OT和VP能神经元除参与垂体后叶内分泌外,还可能直接支配一些脑干内脏核。推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垂体后叶的VP分泌可能比OT分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OT则可能在充当神经递质或调制物在参与下丘脑对脑干内脏核团的调节中有更重要的位置。
乔小英李海标卢光启
关键词:催产素加压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