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棘球蚴
  • 3篇棘球蚴病
  • 2篇动物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疫苗
  • 1篇疫苗免疫策略
  • 1篇疫苗衍生脊髓...
  • 1篇疫源
  • 1篇疫源地
  • 1篇应急处置
  • 1篇原虫
  • 1篇人间布鲁氏菌...
  • 1篇实验动物
  • 1篇宿主

机构

  • 12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乌鲁木齐市疾...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12篇阿迪力·司马...
  • 3篇伊斯拉音·乌...
  • 3篇赵江山
  • 3篇买买提江·吾...
  • 3篇肖宁
  • 2篇亚里昆·买买...
  • 2篇张海亭
  • 2篇燕顺生
  • 1篇侯岩岩
  • 1篇马超
  • 1篇岳锡宏
  • 1篇温宁
  • 1篇者炜
  • 1篇乌守巴特
  • 1篇张玲
  • 1篇廖力夫
  • 1篇樊春祥
  • 1篇廖佩花
  • 1篇廖苏苏
  • 1篇曹雷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特色实验动物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年
目的分析新疆特色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利用和共享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特色实验动物服务于社会保障和科学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结合特色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与开发利用在应用领域和应用研究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新疆现已开发出自发白内障突变体小鼠、清洁级灰仓鼠、草原兔尾鼠、子午沙鼠等特色实验动物,并应用于包虫病、黑热病、鼠疫等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结论新疆特色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现有资源共享平台形式单一、资源共享不充分,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实验动物生物学、遗传保种、繁殖生产、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等基础信息,加大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实验动物合作研究,并从应用需求出发,开发针对应用者角度的实验动物应用信息平台,促进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共享共用。
岳锡宏史深安冉阿迪力·司马义徐佳丽燕顺生张渝疆
关键词:共享
2021-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21—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2021—2023年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剔除疑似、重复报告病例,并采用Excel 2021软件对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1—2023年新疆人间布鲁菌病疫情波及14个地(州、市),95个县(市、区),累计报告病例18094例,年均发病率23.33/10万,其中,农民70.3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报告病例数占62.99%;3—8月报告病例数占69.13%,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最小年龄28 d,最大年龄97岁,30~60岁组报告病例数占73.40%;男性年均发病率31.95/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14.12/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2∶1。结论新疆人间布病疫情处于较高态势,病例分布范围较广泛,以参与劳动生产的青壮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有明显季节高发特征。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赵江山王蒴何海波阿迪力·司马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宿主动物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并查找新疆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黑热病宿主动物的5个标准,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查明荒漠型黑热病患者被感染的主要生境;采集疫区不同生境优势动物,以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筛查抗体阳性动物;调查疫区不同生境白蛉密度和传播媒介吴氏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率;采用特殊培养基和敏感动物从患者、阳性动物和吴氏白蛉中分离利什曼原虫,开展分子遗传学相似性鉴定;以吴氏白蛉开展优势动物吸血实验,查找吴氏白蛉的供血宿主;对照黑热病宿主动物的5个标准,根据上述实验调查结果,采用排除法确认天然宿主动物,同时确认荒漠型黑热病疫区的核心区;黑热病暴发时在核心区及其周边以杀虫剂灭蛉,与对照区比较,根据两个区的实际控制效果和时间,最后确定宿主动物。结果荒漠型黑热病患者被感染的生境是胡杨柽柳生境及其相邻农田;胡杨柽柳生境的优势动物为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子午沙鼠(M.meridianas)、毛脚三趾跳鼠(D.sagitta)和科氏三趾矮跳鼠(S.crassicada);共获得16种动物1374份样品(野生动物1137份、家畜237份),只有塔里木兔(45/485)检出抗利什曼原虫阳性个体,从塔里木兔分离出4株利什曼原虫(4/485)。在疫区的所有生境中,只有胡杨柽柳生境中的塔里木兔的抗体阳性率和吴氏白蛉的利什曼原虫感染阳性率最高;吴氏白蛉只能吸到塔里木兔和大耳猬的血,吸血率分别为9.5%和3.3%;塔里木兔的利什曼原虫分离株与当地黑热病患者和传播媒介吴氏白蛉分离株的乙酰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酶(NAGT)核基因鉴定结果显示相似性100%,属婴儿利什曼病2型;自2008年黑热病暴发以来,实验区飞机喷洒杀虫剂灭蛉一次,连续7年无流行,对照区流行2次,每次流行持续2年。结论所有动物中只有塔里木兔与WHO规定的黑�
廖力夫阿迪力·司马义徐艺玫乌守巴特燕顺生
关键词:宿主动物疫源地核心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棘球绦虫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家(牧)犬、啮齿类动物和家畜感染棘球绦虫或棘球蚴现状。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选择有多房棘球蚴病流行的阿勒泰山、塔额盆地、伊犁河谷、北部天山和中部天山等5地的26个县(市)36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各村家(牧)犬粪,ELISA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情况,用触摸和肉眼观察啮齿动物和屠宰场家畜(绵羊、马、牦牛、黄牛和山羊)的棘球蚴包囊情况。犬粪抗原阳性率和棘球蚴感染率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采集家(牧)犬粪8 493份,ELISA检测结果显示,粪抗原阳性率为2.63%(223/8 493),其中塔额盆地阳性率为4.69%(74/1 600),高于伊犁河谷(2.52%,66/2 615)、阿勒泰山(2.14%,50/2 341)、中部天山(2.08%,27/1 298)和北部天山(0.94%,6/639)(χ~2=13.65~18.01,P<0.05)。家畜棘球蚴病患病检出率为6.18%(1 616/26 170),除牦牛和马未检出棘球蚴包囊外,其余均有检出。其中绵羊患病检出率为6.47%(1 550/23 943),高于黄牛(3.18%,30/943)和山羊(2.89%,36/1 247)(χ~2=25.85~16.54,P<0.05)。中部天山家畜患病检出率最高,为18.04%(545/3 021),高于伊犁河谷(6.44%,305/7 312)、北部天山(4.17%,65/2 010)、塔额盆地(3.59%,239/6 652)和阿勒泰山(3.23%,462/7 175)(χ~2=321.46~248.35,P<0.05)。棘球蚴寄生在肝、肺、肝+肺和其他脏器的比例为116∶12∶5∶1。共采集并剖检啮齿动物46种25 400只,其中20种374只啮齿动物检出棘球蚴囊,患病检出率为1.47%。除北部天山的啮齿类动物未检出棘球蚴外,伊犁河谷的患病检出率(3.94%,322/8 120)高于中部天山(0.55%,18/3 260)、塔额盆地(0.55%,28/5 076)和阿勒泰山(0.09%,6/6 942)(χ~2=93.50~264.36,P<0.05)。结论新疆家(牧)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以及啮齿动物和家畜棘球蚴病患病检出率仍较高。
买买提江·吾买尔伊斯拉音·乌斯曼阿迪力·司马义候岩岩肖宁
关键词:棘球绦虫啮齿动物家畜
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 了解棘球蚴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人群的流行情况,为实行分类指导、制定适合新疆特点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2年3-10月以新疆14地(州)的92个县(市、区)为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位选择农业、牧业、半农牧业和城镇4个乡(镇、场)为调查点,在每个乡(镇、场)调查全年龄组人群800人,每县共调查3 200人。采用腹部B超检查进行诊断,对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抗体检测。 结果 全区共调查293 140人,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14%(407/293 140)。其中,北疆地区患病率为0.18%(290/158 985),占总病例数的71.25%(290/407),南疆地区患病率为0.09%(117/134 155)占总病例数的28.75%(117/407),两个地区的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19.90%,81/407)、塔城地区(13.27%,54/407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3.02%,53/407)和昌吉回族自治州(9.83%,40/407),占病例总数的56.02%(228/407)。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患病率较高,分别为0.42%(21/5 045)和0.35%(32/9 045),均高于其他民族(0.07%~0.22%)(P<0.05)。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0.13%(195/144 715)和0.14%(212/148 4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为0.07%(7/10 754),70~79岁和80~99岁年龄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0.27%(33/12 310)和0.28%(7/2 46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年龄构成上,以30~49岁人群为多(43%,175/407)。文盲人群的患病率最高,为0.25%(39/15 470),高于其他人群(0.06%~0.14%)(P<0.05)。牧民患病率最高,为0.29%(63/22 074)高于其他职业人群(0.00%~0.13%)(P<0.05)。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镇的患病率分别为0.16%(70/44 247)、0.16%(181/113 016)、0.12%(88/70 610)和0.10%(68/65 267),其中�
买买提江·吾买尔阿迪力·司马义伊斯拉音·乌斯曼亚里昆·买买提依明侯岩岩肖宁
关键词:棘球蚴病流行病学患病率
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空气污染区域小学生肺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米东区全年空气污染物数据,主要指标包括SO_(2)、NO_(2)、CO、臭氧日最大8小时(O_(3-8 h))、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_(10))和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日均浓度,分析天山区和米东区空气污染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天山区各1所小学(A和B)抽取3~5年级学生各150人,共300人,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信息,进行肺功能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肺活量75%时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75%vital,PEF75%)、用力呼出肺活量25%时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vital,PEF25%)。结果共收集2021年365天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天山区SO_(2)日平均浓度为2.0~16.0μg/m^(3),米东区SO_(2)日平均浓度为2.0~37.0μg/m^(3);天山区PM_(2.5)日平均浓度为6.0~254.0μg/m^(3),米东区PM_(2.5)日平均浓度为9.0~415.0μg/m^(3);天山区PM_(10)日平均浓度为11.0~547.0μg/m^(3),米东区PM_(10)日平均浓度为6.0~791.0μg/m^(3)。经统计学分析,米东区CO、O3-8 h和PM_(2.5)日均浓度均高于天山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天山区SO_(2)、NO_(2)日均浓度均高于米东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天山区和米东区PM_(10)日均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天山区和米东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存在季节性变化,SO_(2)、NO_(2)、CO、PM_(10)、PM_(2.5)在冬春季的浓度较高,夏秋季浓度较低;O_(3-8 h)夏秋季浓度增高,冬春季浓度较低。调查小学生300人,A校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2.43~27.77 kg/m^(2),B校小学生BMI为13.39~33.12 kg/m^(2)。两个学校小学生身高、体质量、BMI指数差�
夏荣香阿迪力·司马义林勤潘凯李杰张玲
关键词:空气污染小学生肺功能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体肠道原虫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人体肠道原虫流行现状,评估近年来的防治成效,为调整和制订适合新疆特点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1月,以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按生态系统类型、地理特征等自然条件,将新疆划分为Ⅰ~Ⅴ等5个生态区。在各生态区内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集全年龄段人群粪便,采用碘液涂片后镜检鉴别肠道原虫形态,计算不同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 结果 新疆5个生态区39个县(市)132个调查点共检查26 886人,受检率为81.47%(26 886/33 000),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为0.32%(85/26 886)。共查见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和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 coli)等4种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23‰(60/26 886)、0.34‰(9/26 886)、0.07‰(2/26 886)和0.63‰(17/26 886)。5个生态区中,以第Ⅳ生态区原虫感染率最高,为0.75%(28/3 758)(P<0.05)。男性原虫感染率为0.24%(33/13 623),女性感染率为0.39%(52/13 263),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21~30岁和31~40岁年龄组人群的肠道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0%(16/3 959)和0.46%(22/4 799),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人群中,家庭妇女感染率最高,为0.48%(2/418)。不同民族人群中,回族感染率最高,为0.61%(15/2 44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小学的感染率最高,为0.37%(35/9 375),大学及以上人群的感染率最低,为0.20%(8/3 945)。 结论 2015年新疆人体肠道原虫的感染率水平较低。
买买提江·吾买尔陈晓英伊斯拉音·乌斯曼阿迪力·司马义候岩岩亚力昆·买买提依明肖宁
关键词:肠道原虫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2016—2020年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新疆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在新疆棘球蚴病非流行区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开展棘球蚴病感染调查,从每个调查县(市/区)中抽取2016—2020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3个乡/镇,再从乡/镇中抽取历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排名前三位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市/区)共调查9个行政村。在调查村对≥3周岁常住居民开展腹部B超筛查,疑似病例以ELISA法检测血液中棘球蚴抗体。在每个调查村,采集≥20份家犬粪样,如有流浪犬,采集≥10份粪样进行粪棘球绦虫抗原检测。在调查乡/镇所在的定点屠宰场,现场随机抽取本乡/镇饲养羊或者牛100只/头,对其脏器进行肉眼检查,并将可疑病变脏器进行PCR检测。结果在四个调查县(市/区),对6020人进行棘球蚴病人群B超筛查,检出阳性7例,人群检出率为0.12%(7/6020),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疏勒县、和田市人群检出率分别为0.26%(4/1512)、0.14%(2/1475)、0(0/1499)、0.07%(1/1534),均为囊性棘球蚴病患者;共检测犬粪样本1474份,感染率为0.68%(10/1474),其中家犬感染率为0.84%(9/1076),流浪犬感染率为0.25%(1/39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调查家畜2095只/头,总感染率为2.67%(56/2095),其中羊感染率为2.94%(46/1564),牛感染率为1.88%(10/531),牛、羊棘球蚴病感染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1)。结论疏勒县未发现人和犬感染,需对既往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及和田市发现人群、犬、家畜感染棘球蚴病情况,初步证实存在棘球蚴病循环史和传播条件,应综合进行考虑是否纳入棘球蚴病流行区开展系统防控。
王蒴杨涵琪阿迪力·司马义张海亭凯迪亚·司马义赵江山
关键词:棘球蚴病
2013年新疆汉族成人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成人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样本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新疆5个市县3 095名20~80岁的汉族居民,其中城市居民1 970人(63.65%)。本文比较了城乡居民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结果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28.11%,城市居民总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30.00%vs 24.80%,X^2=9.58,P=0.002);高TC血症患病率为7.69%,城市高于农村(8.83%vs 5.69%,X^2=9.97,P=0.002);高TG血症患病率为19.97%,城市高于农村(21.47%vs 17.35%,X^2=7.61,P=0.006);高LDL-C血症患病率为4.52%,城市高于农村(5.33%vs 3.11%,X^2=8.16,P=0.004);低HDL-C血症患病率为7.40%,城市与农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6%vs 7.11%,X^2=0.21,P=0.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超重和肥胖是血脂TG、HDL-C异常共同的独立相关因素(均有P<0.05)。结论新疆五市县汉族成人血脂水平高于全国。城市居民血脂异常水平高于农村。控制超重和肥胖是预防新疆汉族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的重要手段。
马腾韩慧君阿迪力·司马义葩丽泽木合布里亚生江陶宁单广良廖苏苏
关键词:汉族血脂异常患病率流行病学因素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首次在污水中发现II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应急处置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首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污水中检测到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应急处置效果。方法采取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含Ⅱ型组分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健康儿童和扩大环境脊灰病毒监测、脊灰灭活疫苗(IPV)查漏补种等措施,评价Ⅱ型VDPV传播范围。结果新疆2016-2018年0-14岁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10万,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87.1%。采取阻断VDPV传播措施后,后续环境和健康儿童中连续3个月未再发现Ⅱ型VDPV,未发现VDPV病例。结论此次Ⅱ型VDPV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未发生VDPV循环。
宁静杨宏阿迪力·司马义曹雷王培生樊春祥凯赛尔·吾斯曼张勇周红俊施文唐海淑关静马超郝利新王华庆温宁尹遵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