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2篇影响因素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血吸虫病防治
  • 1篇知信行
  • 1篇人间布鲁氏菌...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内脏利什曼病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现场流行病学
  • 1篇利什曼病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区
  • 1篇菌病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患病

机构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蒲江县疾病预...

作者

  • 6篇亚里昆·买买...
  • 3篇侯岩岩
  • 3篇赵江山
  • 2篇买买提江·吾...
  • 2篇阿迪力·司马...
  • 1篇张辉
  • 1篇伊斯拉音·乌...
  • 1篇王启国
  • 1篇阿衣夏木·克...
  • 1篇伍卫平
  • 1篇肖宁
  • 1篇张海亭
  • 1篇何海波
  • 1篇徐惠蓉

传媒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 了解棘球蚴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人群的流行情况,为实行分类指导、制定适合新疆特点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2年3-10月以新疆14地(州)的92个县(市、区)为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位选择农业、牧业、半农牧业和城镇4个乡(镇、场)为调查点,在每个乡(镇、场)调查全年龄组人群800人,每县共调查3 200人。采用腹部B超检查进行诊断,对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抗体检测。 结果 全区共调查293 140人,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14%(407/293 140)。其中,北疆地区患病率为0.18%(290/158 985),占总病例数的71.25%(290/407),南疆地区患病率为0.09%(117/134 155)占总病例数的28.75%(117/407),两个地区的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19.90%,81/407)、塔城地区(13.27%,54/407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3.02%,53/407)和昌吉回族自治州(9.83%,40/407),占病例总数的56.02%(228/407)。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患病率较高,分别为0.42%(21/5 045)和0.35%(32/9 045),均高于其他民族(0.07%~0.22%)(P<0.05)。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0.13%(195/144 715)和0.14%(212/148 4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为0.07%(7/10 754),70~79岁和80~99岁年龄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0.27%(33/12 310)和0.28%(7/2 46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年龄构成上,以30~49岁人群为多(43%,175/407)。文盲人群的患病率最高,为0.25%(39/15 470),高于其他人群(0.06%~0.14%)(P<0.05)。牧民患病率最高,为0.29%(63/22 074)高于其他职业人群(0.00%~0.13%)(P<0.05)。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镇的患病率分别为0.16%(70/44 247)、0.16%(181/113 016)、0.12%(88/70 610)和0.10%(68/65 267),其中�
买买提江·吾买尔阿迪力·司马义伊斯拉音·乌斯曼亚里昆·买买提依明侯岩岩肖宁
关键词:棘球蚴病流行病学患病率
2021-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21—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2021—2023年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剔除疑似、重复报告病例,并采用Excel 2021软件对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1—2023年新疆人间布鲁菌病疫情波及14个地(州、市),95个县(市、区),累计报告病例18094例,年均发病率23.33/10万,其中,农民70.3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报告病例数占62.99%;3—8月报告病例数占69.13%,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最小年龄28 d,最大年龄97岁,30~60岁组报告病例数占73.40%;男性年均发病率31.95/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14.12/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2∶1。结论新疆人间布病疫情处于较高态势,病例分布范围较广泛,以参与劳动生产的青壮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有明显季节高发特征。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赵江山王蒴何海波阿迪力·司马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可能的流行因素,为制定和控制荒漠型黑热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按东、西、南、北、中,各方向选取2~3个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有病例报告的村作为调查范围,村报告病例作为病例组,按1∶3比例在同村同组或相邻组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无黑热病史及黑热病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以研究对象家庭为单位,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对象父母、观察或测量调查区等方式收集野生动物或家畜、生活行为和环境为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40名儿童,其中病例组35例,对照组105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户30 m周围畜圈羊(山羊)数量增加、调查户不使用驱蚊香/杀虫剂、不悬挂密闭帘子、30 m区域是荒漠环境、目标儿童在门庭露宿、不使用蚊帐是罹患黑热病的危险因素,调查户门庭与畜圈距离增加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户30m周围畜圈羊(山羊)数量增加,目标儿童在门庭露宿是儿童罹患黑热病的危险因素,门庭与畜圈距离增加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地周围30 m范围内畜圈羊(山羊)数量,目标儿童夏天在门庭露宿行为,畜圈与门庭距离是目标儿童患黑热病的影响因素。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伍卫平侯岩岩王启国买买提江·艾力马木提江·吐尔逊
关键词:黑热病影响因素现场流行病学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
2024年
目的 分析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VL)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分布情况,为指导喀什地区制定VL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VL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VL的三间分布特征,使用Geoda 1.2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共报告1 965例VL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人,2008年和2015年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6.10/10万(363例)和8.29/10万(396例)。男性、女性报告病例分别为1 125和840例,男女性别比为1.34∶1;各年龄组中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0~4岁年龄组(75.47%,1 483/1 96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75.32%,1 480/1 965)。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08-2010年和2014-2016年的季节性分布较为明显,9-12月为报告高峰。2005-2022年VL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的北部县(市),发病率最高的4个县(市)分别为伽师县(15.84/10万)、喀什市(4.10/10万)、疏附县(1.30/10万)和巴楚县(1.21/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的发病率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性(Moran’s I=0.126 5,Z> 1.96,P <0.05)。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疏附县、喀什市、伽师县和疏勒县。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聚集区为伽师县,聚集的高发时间段在2008-2016年。结论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VL总体流行呈下降趋势,高危人群以低龄散居儿童为主,北部县(市)是VL的高流行区域。
买买提江·吾买尔亚里昆·买买提依明史光忠阿衣夏木·克尤木赵江山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
2023年蒲江县易淹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
2024年
目的 了解蒲江县易淹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现状,为血吸虫病消除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8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蒲江县易淹区寿安街道6个村1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的匿名问卷调查,用Microsoft Excel 2021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居民的知信行正确率差异,检验水准α=0.05。结果 蒲江县易淹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态度正确率81.67%,知识正确率76.67%,行为正确率68.89%。流行村居民知识正确率(82.92%)高于非流行村(64.17%)(χ^(2)=15.722,P<0.001);流行村态度正确率(76.25%)低于非流行村(92.50%)(χ^(2)=14.109,P<0.001)。不同年龄组居民知识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4,P<0.001)。不同职业居民知识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4,P=0.007)。结论 蒲江县易淹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态度正确率较高,但知识与行为正确率较低,需针对性加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徐惠蓉郑威樊佩佩罗晓娟张辉罗永艳亚里昆·买买提依明彭璐瑶康艳
关键词:血吸虫病知信行
察布查尔县部分居民弓形虫感染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县居民弓形虫感染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察布查尔县多级随机抽取2个村和1个镇的510人,开展血清学检测和描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实际调查510人,年龄10~83岁、平均44.5岁,男女性别比为1∶1.2;弓形虫总感染率19.41%,IgG抗体阳性率19.41%(99/510);IgM抗体阳性率1.18%(6/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51,95%CI:0.284~0.916)、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年,OR=2.742,95%CI:1.403~5.358)、吃不洁食物(OR=4.614,95%CI:1.951~10.911)、未听说过弓形虫病(OR=3.537,95%CI:1.592~7.858)是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察布查尔县家庭年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60岁及以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对预防弓形虫感染有重要作用。
张海亭侯岩岩亚里昆·买买提依明赵江山汪海燕史光忠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率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