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程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117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安全。方法将17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芬太尼0.5mg和罗哌卡因175mg配成100mL的混合液,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区别,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特別是尿潴留和感觉障碍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行PCEA都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两者采用相同的配方,有可能导致腰硬联合麻醉组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 陈志斌孙清华金孝梁赵鹏程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剖宫产自控镇痛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扩容效果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霍姆)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扩容效果及对电解质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男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HSH40组(H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记录麻醉前(T0)、输注HSH40或生理盐水后5min(T1)、1h(T2)、手术结束时(L)CVP、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血电解质等。结果T1、T2时两组Hb均明显降低,且H组明显低于C组(P〈0.05)。T1~T3时H组CVP明显升高,而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2时H组Na^+升高(P〈0.05),C组无明显变化;K^+明显降低,且T3明显低于T0(P〈0.05)。T1时H组COP明显降低,且低于C组(P〈0.05);T2、T3时两组CO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L时H组高于C组(P〈0.05)。结论HSH40快速输注可有效扩充血容量,不会导致持续的电解质紊乱。
- 陈志斌金孝梁吕佳吕文艳赵鹏程周洁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血浆胶体渗透压血电解质
- 瓣膜置换术围体外循环期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控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比较以血浆和4%琥珀酰明胶作为预充液的患者围体外循环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方法 4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血浆预充组(A 组)和4%琥珀酰明胶预充组(B 组),检测患者麻醉后、体外循环后5 min COP,体外循环中维持 COP>16 mmHg。比较分析预充液 COP 与患者体外循环后 COP 的关系。结果体外循环后5 min,两组 COP 较麻醉后明显下降.与预充液 COP 呈正相关。B 组体外循环后5 min COP 明显高于 A 组。结论预充液COP 维持较高水平(>20 mm Hg)可以使患者体外循环期间 COP 达到有效水平。4%琥珀酰明胶预充维持 COP 较血浆更有优势。
- 金孝梁陈志斌吕文艳赵鹏程张微微朱四海
- 关键词:胶体渗透压体外循环
- 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后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血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霍姆(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组和对照组,霍姆组在麻醉后输注霍姆5mL/k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5mL/kg,分别在麻醉前(T0)、输注霍姆后5min(T1)、1h(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压(CVP)、COP、血电解质数据,血常规,分析其规律。结果:霍姆组输注霍姆后血钠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VP较麻醉前显著上升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在T1、T2、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OP在T1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在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霍姆能有效扩充血容量,产生血液稀释效果,可提高血钠水平,不会导致血电解质紊乱。
- 王敏燕陈志斌金孝梁吕佳赵鹏程
- 关键词:渗透压电解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