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曦

作品数:18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真菌性
  • 2篇细胞
  • 2篇脑脊髓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机构

  • 18篇重庆市急救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丰都县人民医...

作者

  • 18篇贺曦
  • 15篇张敏
  • 13篇杨柳
  • 8篇王进平
  • 7篇孟涛
  • 3篇王兴
  • 3篇黄艳玲
  • 2篇张艳
  • 2篇朱洁
  • 1篇李莉
  • 1篇程赛宇
  • 1篇李光勤
  • 1篇吴士明
  • 1篇秦新月
  • 1篇余宏
  • 1篇张建容
  • 1篇王宫
  • 1篇张家玉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诱发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姜黄脑素对缺血后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姜黄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缺血后二甲基亚砜(DMSO)干预对照组、姜黄素高剂量组(100 mg/kg)和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所有治疗组于术后24 h开始以姜黄素每日腹腔注射,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对各组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处死大鼠,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各对照组比较,姜黄素明显增强了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明显减轻了神经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到姜黄素使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大脑缺血诱发脑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杨柳张敏贺曦朱洁王进平孟涛
关键词:姜黄素慢性脑缺血细胞色素C细胞凋亡
DSA检查无明确责任血管病变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无明确责任血管病变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检查的11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DSA表现分为无责任血管病变的DSA阴性组(57例)和有责任血管病变的DSA阳性组(58例),对2组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合并高血压病、吸烟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高血压病(wald=5.796,95%CI 1.225-7.259,P=0.016)和吸烟(wald=4.745,95%CI 1.103-6.373,P=0.029)是DS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DSA阴性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较DSA阳性组患者轻(P<0.05)。结论 DSA阳性组与DS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有差异,DSA阴性组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和吸烟,且神经系统损害程度较轻。
王进平贺曦张敏程赛宇王宫张建容
关键词:脑梗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缺血后炎症反应、轴突蛋白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CM)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设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2d及7d组、CM治疗2d组及7d组,分别在两个时间点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β、IL-6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侧皮质NF-200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缺血/再灌注组及CM治疗组大鼠脑内IL-1β、IL-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NF-200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明显(P<0.05);经CM治疗后,大鼠脑内IL-1β、IL-6的过度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NF-200表达明显增加(P<0.01),但是神经功能缺损较缺血/再灌注组无明显改善(P>0.05)。至缺血/再灌注后第7天,缺血/再灌注组各指标较第2天时明显改善(P<0.01),而CM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较缺血/再灌注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CM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改善局部细胞外环境,促进轴突的再生及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黄艳玲张敏贺曦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马来酸桂哌齐特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真菌性脑膜炎继发癫临床研究
2015年
对10例真菌性脑膜炎继发癫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脑脊液、影像学和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提示真菌性脑膜炎累及大脑皮质者易继发癫,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发现额颞叶病灶、脑电图呈中至重度异常的患者更易诱发癫发作。真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内毒素和(1-3)-β-D葡聚糖水平均升高,是否与继发癫相关尚待进一步观察。
杨柳张敏贺曦
关键词:脑脊髓液脑电描记术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存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卒中后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价患者抑郁水平,≥17分为PSD组,<17分为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指标,随访至第90天,再次对两组随访患者检测相关指标。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SD组TC、hs-CRP、Hcy高于对照组,AD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r=18.153,P=0.000)、卒中量表(NIHSS,r=0.414,P=0.000)与HAMD-24评分具有相关性,PSD组患者Hcy与NIHSS、ADL存在显著相关性;90d后,213例患者,获得随访162例,其中,PSD组者42例,血清Hcy(15.3±3.2)mmol/L,对照组120例,血清Hcy(15.0±2.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PSD风险与血清Hcy水平显著相关。
贺曦张敏杨柳王进平孟涛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不同类型急性神经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急性神经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03—2017—02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治疗的急性神经损伤患者5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原发疾病不同,将患者分为创伤性脑损伤(TBI)组、肿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与脑实质内出血(IPH)组,比较患者的临床指标与预后指标。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与非低钠血症组,比较以上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过半数患者(296/550,53.8%)并发低钠血症,大多数低钠血症患者(209/296,70.6%)为轻度。与肿瘤和IPH组比较,SAH组和TBI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均P〈0.05)。共有34.2%(188/550)的患者进行了血Na+纠正治疗,与肿瘤组和IPH组比较,SAH组和TBI组患者进行血Na+纠正治疗的患者百分率明显提高(均P〈0.05)。最常见的血Na‘纠正治疗指征为血Na+下降(111/188,59.0%)、脑水肿伴精神状态变化(34/188,18.1%)。对于血Na+纠正治疗(n=188)患者,输注高渗盐水(137/188,72.9%)是最常见的初始治疗方案,其次是口服氯化钠片(59/188,31.4%)。有62.2%(117/188)的患者对血Na+纠正治疗有响应,静滴高渗盐水24h后患者的血Na‘提高值最大,为(6.57±0.96)mmol/L,其次为体液限制(5.62±1.16)mmol/L与口服氯化钠片(3.51±0.90)mmol/L。低钠血症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非低钠血症组[49.0%(145/296)VS.59.1%(150/254),X2=5.573,P=0.018],低钠血症组患者ICU治疗时间[(8.58±1.86)dVS.(4.23±1.18)d,t=32.133,P〈0.001]和住院时间[(13.79±2.46)dVS.(7.33±1.30)d,t=37.587,P〈0.001]明显高于非低钠血症组。结论急性神经损伤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患者通常�
杨柳张敏贺曦王兴
关键词:低钠血症神经损伤危重症
新生大鼠海马脑片OGD模型中HO-1对NGB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观察HO对脑红蛋白(HGB)的影响,探索NGB的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脑片,用HO-1促进剂Hemin和抑制剂Znpp干预后建立OGD模型.用HE、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OGD模型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状态及HO-1和NGB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加入Hemin后,HE及尼氏染色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正常培养的海马脑片比较变化不大,仅有轻微的水肿.免疫组化示,HO-1和NGB的表达均增加.②加入Znpp后,HE及尼氏染色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构模糊,存在广泛水肿、变性、坏死.免疫组化示,HO-1和NGB的表达下降.结论 HO-1和NGB呈同步变化,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NGB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朱洁张敏贺曦
关键词:NGBHO-1OGDHEMINZNPP
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对MMP-9、TIMP-1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20 mg/kg)、丁苯酞中剂量组(40 mg/kg)、丁苯酞高剂量组(80 mg/kg)。模型组和丁苯酞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同样手术操作但不进行线栓。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脑水肿、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脑组织凋亡情况以及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中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率、伊文思蓝(EB)、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3、Bax蛋白水平、MMP-9、TIMP-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比较,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中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率、EB、MDA、NO、TNF-α、Caspase-3、Bax蛋白水平、MMP-9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TIMP-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以及血脑屏障有关。
陈雅岚孟涛马骞杨柳贺曦
关键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丁苯酞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
Ad-shRNA-NgR转染EAE大鼠脑组织安全性评估
2017年
目的观察NgR特异性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NgR)转染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脑组织后,EAE大鼠的存活情况,为EAE干预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80只大鼠建立EAE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成高、中、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分别用滴度为1×1011pfu/m L、1×1010pfu/m L、1×109pfu/mL的Ad-shRNA-NgR注入EAE大鼠侧脑室。观察注射后第3天、第7天EAE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 Ad-shRNA-NgR转染EAE脑组织后,高滴度组在第3天和第7天时EAE大鼠的存活率显著低于中、低滴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滴度组和对照组EAE大鼠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shRNA-NgR转染EAE大鼠实验时,滴度从1×1010pfu/mL到1×109pfu/mL范围是安全的。
张艳秦新月张敏贺曦张家玉
关键词:腺病毒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转染安全性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而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血黏度、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贺曦杨柳张敏
关键词:疏血通急性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