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临床亚组、各类型急性脑梗死组、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比率。同时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对脑梗死的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初发患者(P<0.01),且复发组高Hcy比率(54.45%)高于初发组(32.83%)(P<0.05)。(2)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1年内和1年后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复发患者高Hcy比率略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与高Hcy水平密切相关(P<0.01)。结论高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范蓉辛世萌范鸿博薛俊燕
-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同型半胱氨酸
-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
采用丁苯酞药物预处理的方式,运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MCAO(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及caSpaSe-3、p...
- 薛俊燕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丁苯酞注射液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保护病理形态细胞表达
-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预处理后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2h再灌注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分别行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观察caspase-3、p-Akt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出现脑组织梗死,梗死区细胞受损,caspase-3、p-Akt阳性细胞表达增加;丁苯酞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梗死灶体积减小,梗死区细胞损伤减轻,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而p-Akt阳性细胞表达增加。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可以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p-Akt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葛宇松刘雪松薛俊燕辛世萌
- 关键词:丁苯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