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静蓉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康复
  • 5篇吞咽
  • 5篇卒中
  • 5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
  • 5篇脑卒中后
  • 5篇患儿
  • 4篇吞咽功能
  • 4篇吞咽障碍
  • 3篇吞咽功能障碍
  • 3篇疗效
  • 3篇脑瘫
  • 3篇脑瘫患儿
  • 3篇脑卒中后吞咽...
  • 2篇雾化
  • 2篇雾化吸入
  • 2篇雾化吸入器
  • 2篇吸入
  • 2篇吸入量
  • 2篇吸入器

机构

  • 9篇成都市第一人...
  • 5篇成都市中西医...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4篇白静蓉
  • 4篇杨宏
  • 3篇李军文
  • 3篇何雁梅
  • 2篇董小丽
  • 2篇温元强
  • 2篇李芝慧
  • 1篇伍蓉梅
  • 1篇胥丽
  • 1篇余志华
  • 1篇孔勉
  • 1篇刘铭
  • 1篇刘晓英
  • 1篇吴康敏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按摩联合运动想象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运动想象,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情绪改善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在成都市三家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1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按摩组(41例)、运动想象组(40例)、运动想象联合穴位按摩组(40例)。干预2周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联合组WST评分及HADS总得分明显低于穴位按摩组和运动想象组;SWAL-QOL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穴位按摩组和运动想象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WST评分与SWAL-QOL评分呈负相关(r=-0.427,P<0.01),与HADS评分呈正相关(r=0.291,P<0.01);SWAL-QOL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283,P=0.002)。干预后WST评分与SWAL-QOL评分呈负相关(r=-0.429,P<0.001),与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308,P<0.001);SWAL-QOL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464,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AL-QOL与HADS评分均与吞咽障碍的程度有关,焦虑、抑郁是影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运动想象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康复;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其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变化,这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关注患者的康复整体护理效果。
唐于力李军文白静蓉郁满华左冠超刘晓英董小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穴位按摩焦虑抑郁
流涎的护理在脑瘫患儿语言训练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流涎的护理在脑瘫患儿语言训练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脑瘫合并流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训练配合流涎的护理30min,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30min,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流涎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构音障碍改善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流涎脑瘫患儿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其流涎症状,并能促进脑瘫患儿语言的康复。
杨宏何雁梅白静蓉
关键词:护理流涎语言训练脑瘫
家庭康复中运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中运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致半身偏瘫患儿43例,分为强制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并指导家庭中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训练中不限制健肢活动;强制组则限制健肢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IMT疗法,每天家庭训练时间为2h。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动作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强制组各评定指标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中应用ClMT可显著提高偏瘫患儿上肢的康复效果。
孔勉白静蓉董小丽温元强
关键词:家庭康复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偏瘫上肢功能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口合嘴无凹槽,咬合口患者需手持雾化器,同时收缩口轮匝机口含嘴,以确保其密闭性,防止雾气外漏,当雾化吸入量大时,患者长时间保持轮匝机收缩,...
袁惠罗慧敏白静蓉王玥梅
评价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采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进行分成参考组、观察组,每组45例。分别应用常规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症状积分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考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采取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刘铭李芝慧白静蓉杨仕年陈岑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影响。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和家长给予护理干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动作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有促进作用。
杨宏何雁梅白静蓉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瘫生活自理能力
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GUSS评分及低稠度P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安全有效。
刘铭李芝慧陈晴白静蓉杨仕年陈岑江泰君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电针吞咽功能训练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口合嘴无凹槽,咬合口患者需手持雾化器,同时收缩口轮匝机口含嘴,以确保其密闭性,防止雾气外漏,当雾化吸入量大时,患者长时间保持轮匝机收缩,上下...
袁惠罗慧敏白静蓉
文献传递
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能发育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及神经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脑性瘫痪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8个月~5.8岁,平均2.7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9个月~5.8岁,平均年龄2.7岁。两组均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组加用感觉统合训练,1次/d,30min/次,每周5次,3个月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Gesell量表测试,观察患儿智能发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9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测试5项评分,两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智能发育,是减少小儿残疾的一个重要途径。
余志华温元强白静蓉杨宏吴康敏
关键词:脑性瘫痪感觉统合训练智能发育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刺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吞咽功能障碍(DAS)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增加窒息、肺部感染和死亡风险。任务导向性训练(TOT)是一种经中枢神经刺激的康复训练方案,在促进DAS患者康复训练、改善吞咽功能方面已取得较好效果。冰、酸刺激作为一种外周感觉刺激治疗,可通过促进味觉恢复而增强口咽部深层感觉刺激,防止咽部肌肉萎缩,达到改善DAS的效果。本文对TOT与冰、酸刺激在促进脑卒中后DAS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DAS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唐于力李军文郁满华蒋玲白静蓉王玥梅钟璐莹郭松
关键词:吞咽障碍任务导向性训练冰刺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