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血脂
  • 3篇血脂水平
  • 3篇同胞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分
  • 3篇基因分析
  • 3篇APOE
  • 2篇蛋白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载脂蛋白E基...
  • 2篇脂蛋白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范围
  • 1篇性别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白小娟
  • 3篇张丽霞
  • 3篇赵明
  • 3篇刘允桂
  • 3篇陈燕
  • 1篇龚传斌
  • 1篇齐国先
  • 1篇孙长福
  • 1篇贾大林
  • 1篇曾定尹
  • 1篇胡健
  • 1篇任卫东
  • 1篇李淑芬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2004年全...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患者及其同胞者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分析
研究心肌梗死(MI)者及其同胞的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多态性,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对MI患者65例,MI患者的健康同胞141例,健康对照者47例,分别检测其血脂(TC、LDL-C、HDL-C和TC)水平及ApoE基因多态...
陈燕赵明刘允桂白小娟张丽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脂载脂蛋白E基因血脂水平
文献传递
健康国人年龄性别对主要脑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1990年
应用多普勒技术探测颅外脑血管血流速度,1965年由Miyazaki等首先报告,然而,由于骨骼严重衰减超声波,故使用5~10MHz探测频率难以记录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1982年Aaslid报告了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通过调整取样深度,观察了颅内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此后,颅内主要脑底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无创手段对频内脑血管血流速度的监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开展。我们心功能科自1988年12月引进美国Meda Sonics经颅超声多普勒(TCD)
龚传斌李淑芬白小娟任卫东孙长福韩阮
关键词:经颅超声多普勒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
室间隔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
本文介绍了一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先心病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的发生原因进行简述。指出机械性溶血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尽量杜绝或减少残余分流的发生。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保护肾功能、减少红细胞损伤。
白小娟
关键词:机械性溶血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心肌梗死患者及其同胞者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分析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MI)者及其同胞的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多态性,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对MI患者65例,MI患者的健康同胞141例,健康对照者47例,分别检测其血脂(TC、LDL—C、HDL—C和TG)水平及ApoE...
陈燕赵明刘允桂白小娟张丽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脂载脂蛋白E基因
心肌梗死患者及其同胞者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心肌梗死 (MI)者及其同胞的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多态性 ,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MI患者 6 5例 ,MI患者的健康同胞 14 1例 ,健康对照者 4 7例 ,分别检测其血脂 (TC、LDL C、HDL C和TG)水平及ApoE基因多态性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TC、TG、LDL C和TC/HDL C水平MI组及同胞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HDL C则MI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以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②与血脂异常相关的ApoE基因 3种基因型中以E3/ 3型多见 ,但ApoE基因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E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很低 ,但MI组中其携带者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 ,E4等位基因携带者早发MI频率的为非E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 2倍 ;③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的血脂及ApoE危险因素指标与MI的相关性为 :TC >5 .2mmol/L、TG >2 .2 6mmol/L、LDL C >3.4mmol/L、TC/HDL C >5 .0为MI危险因素 ,HDL C >0 .9mmol/L为MI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和MI的重要易患因素 ,MI及其同胞者血脂水平升高 ,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促使冠心病和MI发生的遗传因素。
陈燕赵明刘允桂白小娟张丽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脂APOE基因
克罗卡林对离体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及机制
1998年
目的:探讨克罗卡林对离体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离体大鼠心脏双冠状动脉分别灌流模型,将左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到原灌流量的5%,进行不完全缺血60分钟,再进行2小时再灌注。结果:1μmol/L克罗卡林在缺血前及缺血中投予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从对照组的19.8%下降到9.6%和8.4%(P<0.05),而再灌注期间用药无效。其作用可被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所阻滞,心肌梗死范围从克罗卡林组的7.3%增加到克罗卡林+格列本脲组的16.7%(P<0.05)。结论:克罗卡林有缩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贾大林齐国先白小娟胡健曾定尹
关键词:克罗卡林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