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比较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出现转躁的发生率。方法对675例接受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结果共有9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转躁,总转躁率为14.4%(97/675);单一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抑郁患者转躁率9.1%(36/396),单一服用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SNRI)文拉法辛的抑郁患者中转躁率22.8%(24/105),单一服用去甲肾上腺素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NaSSA)米氮平的患者转躁率14.6%(6/41),单一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TCA)者转躁率27.2%(18/66)。以上组别转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4.42,P<0.01),而SSRI分别与SNRI、TCA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2=11.99,P<0.01;2=18.1,P<0.01)。任何两种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者转躁率36%(9/25),一种抗抑郁药物联合一种心境稳定剂者转躁率9.3%(4/43)。女性患者转躁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8%vs11.1%,2=4.62,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过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转躁,尤以服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为甚。
- 金卫东马永春邱德胜王高华王筱平范学胜高存友甘景梨徐乐平
-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临床流行病学副作用
- 抗抑郁药物引发转相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二)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之间的转相率及其差异
-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引起躁狂发作或转相(swithing)已引起临床关注因为这种现象会使疾病过程变得复杂,国内外文献表明,几乎不少于10%的抑郁发作病人在抗抑郁药物作用下会发生转相,我们曾发现,抗抑郁药物在治疗...
- 金卫东马永春邱德胜王高华王筱平范学胜高存友甘景梨徐乐平
- 关键词:抑郁发作心境稳定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