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四宝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参数变...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紫癜
  • 1篇联合抗病毒
  • 1篇联合抗病毒治...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治疗
  • 1篇儿童
  • 1篇儿童特发性血...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治疗

机构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篇魏金铠
  • 1篇刘慧哲
  • 1篇石瑄
  • 1篇王四宝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联合抗病毒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联合抗病毒治疗前后P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参数变化。方法采用日本生产的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10例ITP患儿(病例组)联合抗病毒治疗前后Pt、MPV、PCT、PDW,其中轻度组16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30例、极重度组26例。并与11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TP患儿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重度组与极重度组比较MPV、PDW、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极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及对照组Pt、PCT及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t、PCT仍低(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可反映ITP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魏金铠刘慧哲王四宝石瑄
关键词:儿童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