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文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妊娠
  • 2篇妊娠糖尿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盆腔
  • 2篇子宫
  • 2篇膀胱
  • 2篇膀胱功能
  • 1篇血清表皮生长...
  • 1篇血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氧氟沙星
  • 1篇孕妇
  • 1篇孕妇血
  • 1篇孕妇血清
  • 1篇粘连分离术
  • 1篇妊娠期

机构

  • 8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王博文
  • 3篇沈峰
  • 2篇梁惠玲
  • 2篇曾碧玲
  • 2篇尤华智
  • 1篇卓淑雨
  • 1篇聂国荣
  • 1篇张爱莲

传媒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康复护理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膀胱功能及下肢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对膀胱功能恢复及患者下肢水肿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康复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膀胱功能、下肢水肿、并发症以及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残余尿量为(87.42±7.83)mL,功能恢复时间为(12.15±1.78)d,均低于对照组的(184.43±10.61)mL、(22.16±3.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16、14.454,P<0.05);研究组术后1周下肢水肿为(52.75±5.28)cm、术后2周为(50.45±5.19)cm均低于对照组的(55.76±5.49)、(54.42±5.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3.001,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3,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79.22±5.81)分、(85.43±4.74)分、(82.20±5.22)分、(80.13±5.1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03±5.90)分、(72.40±4.31)分、(73.05±4.92)分、(69.40±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3、13.594、12.958、13.514,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护理中采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使患者膀胱功能以及下肢水肿得到改善,还能降低患并发症的风险,应推广应用。
王博文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康复护理膀胱功能下肢水肿并发症
葆宫复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葆宫复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应用葆宫复元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葆宫复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l(IL-1)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中的EGF和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的EGF和IL-1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中的EGF水平低于对照组,IL-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的患者应用葆宫复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EGF和IL-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博文张爱莲
关键词:人工流产子宫内膜修复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D(VD)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随访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6~20周的初产孕妇,检测血糖及VD水平,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筛查GDM,比较GDM与非GDM孕妇间的VD水平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VD水平与GDM的关系.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6.8%.非GDM孕妇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25.7±8.0) ng/mL,GDM孕妇为(20.4±7.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长体重、家族史、25-(OH)D是GDM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098、1.140、4.750、0.849、3.481(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发现,25-(OH)D对于GDM的OR=0.812(P〈0.05).结论 血清25-(OH)D是孕妇患GDM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即每升高1 ng/mL,孕妇患GDM的概率减少18.8%.
沈峰卓淑雨尤华智王博文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维生素D血糖
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访2012年1~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8~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DM),比较GDM与非GDM者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7.5%。非GDM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2±0.2)kg,GDM孕妇为(3.62±0.3)kg,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0、1.14、5.12、2.13(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GDM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结论 GDM孕妇的新生儿体重显著性大于非GDM孕妇。
沈峰王博文尤华智聂国荣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出生体重巨大儿
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建立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分别喂食添加了水解乳清蛋白及普通蛋白的饲料,喂养4周后处死大鼠,每周检测体重,血清ALB、TNF-α、IL-2、IL-6等。结果二组间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无区别(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IL-2及IL-6无区别(P>0.05),从第二周到第四周,实验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解乳清蛋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症性肠病大鼠动物模型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并改善其营养状况。
沈峰王博文
关键词:水解乳清蛋白炎症性肠病抗炎
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NF-α、IL-1β、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究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NF-α、IL-1β、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使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研究组TNF-α、IL-1β、IL-8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TNF-α、IL-1β、IL-8等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临床症状好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王博文曾碧玲梁惠玲
关键词:氧氟沙星奥硝唑慢性盆腔炎TNF-Α
配偶参与式护理对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式护理对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按时间先后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培训配偶,然后让配偶与护士共同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6个月后测试患者膀胱和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天膀胱功能恢复41例,尿管留置时间为(10.8±2.1),术后6个月FSFI评分为(29.11±3.65),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偶参与式护理可使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得到更多专业的照顾,利于术后膀胱功能和性功能的恢复。
王博文
关键词:膀胱功能
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该院行TCRA术治疗的9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B组给予术后人工周期,C组给予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月经量及血清ER、TGF-β1和MMP-9水平。随访所有患者1年时间里,记录再粘连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月经量(48.87±9.95)g高于A组(40.65±7.72)g、B组(36.03±6.8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30,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A组(80.0%)、B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5.192,P<0.05)。术后3个月,C组患者ER水平均高于A组、B组,TGF-β1水平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组患者再粘连发生率(13.3%)低于A组(36.7%)、B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6.648,P<0.05)。术后12个月,C组患者再粘连发生率(30.0%)低于B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术后1年内,3组患者妊娠率(30.0%、20.0%、36.7%)、自然流产率(10.0%、10.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给予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ER、TGF-β1和MMP-9水平改善有关。
王博文梁惠玲曾碧玲
关键词:宫腔粘连MMP-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