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陈枳术汤合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RBP/ALB/CRP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简便中药结合肠内营养(EN)的支持方式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营养状况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方法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黄陈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单纯肠内营养组(对照组)作对比研究,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白蛋白(ALB)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RBP,ALB均有升高,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后第7、14天RBP和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人均有胃肠道不良反应,但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陈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方法能纠正胃肠道功能紊乱,提高营养支持疗效,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RBP和ALB有提高作用,能降低CRP,减少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梁倩芳潘丹峰沈峰黄文静
- 关键词:肠内营养C反应蛋白(CRP)
- 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建立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分别喂食添加了水解乳清蛋白及普通蛋白的饲料,喂养4周后处死大鼠,每周检测体重,血清ALB、TNF-α、IL-2、IL-6等。结果二组间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无区别(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IL-2及IL-6无区别(P>0.05),从第二周到第四周,实验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解乳清蛋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症性肠病大鼠动物模型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并改善其营养状况。
- 沈峰王博文
- 关键词:水解乳清蛋白炎症性肠病抗炎
- 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3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D(VD)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随访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6~20周的初产孕妇,检测血糖及VD水平,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筛查GDM,比较GDM与非GDM孕妇间的VD水平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VD水平与GDM的关系.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6.8%.非GDM孕妇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25.7±8.0) ng/mL,GDM孕妇为(20.4±7.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长体重、家族史、25-(OH)D是GDM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098、1.140、4.750、0.849、3.481(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发现,25-(OH)D对于GDM的OR=0.812(P〈0.05).结论 血清25-(OH)D是孕妇患GDM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即每升高1 ng/mL,孕妇患GDM的概率减少18.8%.
- 沈峰卓淑雨尤华智王博文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维生素D血糖
- 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访2012年1~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8~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DM),比较GDM与非GDM者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7.5%。非GDM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2±0.2)kg,GDM孕妇为(3.62±0.3)kg,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0、1.14、5.12、2.13(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GDM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结论 GDM孕妇的新生儿体重显著性大于非GDM孕妇。
- 沈峰王博文尤华智聂国荣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出生体重巨大儿
- 火麻仁蛋白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火麻仁蛋白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接种了肿瘤细胞(S180)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添加喂食火麻仁蛋白及普通蛋白,另设空白组,喂养4周后测定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NF-α及IL-2。结果三组间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无区别(P>0.05),实验组的CD+4及CD+4/CD+8TNF-α及IL-2地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麻仁蛋白能够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
- 沈峰尤华智聂国荣
- 关键词:免疫功能荷瘤小鼠
- 食物的不同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米的不同烹调方法对人体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食稀饭、软饭、干饭,以稀饭为参照标准,每份含碳水化合物50 g,测定空腹及餐后0.5、1、2 h共4个时点的血糖值,比较四个时点的血糖值。结果稀饭、软饭、干饭的0.5 h和1 h血糖值有明显差异(P<0.05),2 h后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食等量大米煮成的不同形式的食物对人体的血糖有不同影响。
- 沈峰
- 关键词:烹调方法血糖食物
- 健脾法联合肠内营养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索健脾法联合肠内营养(EN)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使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UC模型建立之后,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EN组、健脾组和EN+健脾组,每组12只,分组干预。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观察结肠长度和组织学变化,最后用16S rDNA测序法测定大鼠粪便中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N组和EN+健脾组UC症状显著改善,UC大鼠体质量降低程度和DAI增加程度显著减小,结肠缩短程度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得到改善,菌群多样性升高,乳酸杆菌科和双歧杆菌科相对丰度提高,肠杆菌和拟杆菌科相对丰度下降(P均<0.05或0.05/10)。与单纯的EN组相比,EN和健脾方的联合干预可进一步改善UC症状,提高菌群多样性,增加乳酸杆菌科和双歧杆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肠杆菌和拟杆菌科的相对丰度(P均<0.05/10)。结论健脾法联合EN能有效地改善UC大鼠的肠道菌群。
- 潘丹峰苍玉珍沈峰林寒潇
- 关键词:健脾法肠内营养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
- 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在该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6~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巨大儿的发病率为4.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2、1.08、1.13、4.96、2.10(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1、1.09、1.13、4.92、2.20。结论年龄、孕前BMI、孕前体重、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 沈峰周锦扬苍玉珍
- 关键词:巨大儿出生体重妊娠糖尿病
- 口腔癌根治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 了解口腔癌根治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术后早期(第1~10天)的营养支持数据。根据每日实际摄入量平均值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口腔癌患者早期术后营养支持不达标的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部分或全部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达标率仅23.0%(20/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理想体重(OR=5.308,95%CI:1.103~25.551,P=0.037)、实际摄入量(OR=0.897,95%CI:0.809~0.994,P=0.038)为营养支持不达标的影响因素。达标组住院时间短于不达标组(21 d vs.24 d,P=0.030)。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vs. 35.8%,P=0.077)。结论 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普遍存在营养供给不足,且其理想体重值越高,实际摄入量越低,越容易出现营养支持不达标。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医务人员在进行营养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并切实提高其实际摄入量。
- 林寒潇邓颖勋洪磊白植宝沈峰轩东英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口腔癌营养支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