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卫星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尿道
  • 3篇增生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后腹腔
  • 3篇后腹腔镜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电切术治疗
  • 2篇肾癌
  • 2篇肾移植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镜
  • 2篇术后
  • 2篇碎石
  • 2篇尿道前列腺
  • 2篇尿道狭窄

机构

  • 15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牛卫星
  • 6篇赵宇峰
  • 4篇冯树林
  • 4篇李岗
  • 3篇左景佑
  • 3篇王晓华
  • 3篇崔晋生
  • 2篇雷宝玉
  • 2篇郭晓波
  • 1篇李鹏杰
  • 1篇贾斌
  • 1篇吴洪涛
  • 1篇侯小飞

传媒

  • 7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9 min~65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5 mL~45 mL,平均30 mL;术后住院3 d~7 d;术后随访8个~30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低复发率等优点,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牛卫星
关键词:腹腔镜去顶减压术肾囊肿
候选转移抑制基因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信号通路影响膀胱癌BIU8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候选转移抑制基因(MTSS1)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通路对膀胱癌BIU8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将传代的细胞分为以下3组:A组:PEFMTSSl和PSV2neo共转染组;B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hNC)和PSV2neo共转染组;C组:未转染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通过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MTSS1蛋白和mRNA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3组BIU87细胞中c—Met、E一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一钙黏蛋白(N—eadherin)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法和划痕实验观察比较转染PEFMTSSl的BIU87细胞的的迁移能力和增殖凋亡情况。结果(1)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PEFMTSS1组MTS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2)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A组上皮标志物E—eadherin蛋白和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B、C两组间E—eadherin和N—e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表明,A组划痕间距较宽,愈合被抑制,BIU87细胞迁移能力低于B、C组细胞(P〈0.01),B、C两组细胞的划痕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叭)。(4)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A、B和C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6.73±3.72)%、(4.28-t-O.68)%和(2.73±0.41)%,A组细胞的凋亡率较C组明显增加(P〈0.01),B、C两组细胞凋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SSl基因转染对体外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作用,其可能是�
牛卫星李岗赵宇峰
关键词:膀胱癌
13例肾移植回顾分析
2005年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经验,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总结2001年4月~2004年9月的13例次肾移植经验,分析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质量、手术操作、并发症防治、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1年人/肾存活率100%,其中6例已存活4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组织配型、供肾质量以及手术技巧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减少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给药、长期随访是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的保证.
牛卫星
关键词:肾移植
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90名学生,按班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比2组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基础知识成绩、综合知识成绩、病案分析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教学总体评价、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满意度,教学效果明显。
郭晓波崔晋生牛卫星李岗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泌尿外科学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T_1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组),23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LP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O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肾热缺血时间RLPN组显著长于O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肾功能正常,均未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临床疗效显著,在有效控制肿瘤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肾单位等优点,是可选择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李岗牛卫星吴洪涛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重症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高热、休克为主,经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结论:输尿管镜下钦激光碎石术后可发生重症感染,不及时救治可导致严重后果。感染原因多为术前存在尿路感染或者感染控制不佳,手术出血多及术中长时间输尿管高灌注压等。
王晓华赵宇峰牛卫星
关键词:输尿管镜重症感染碎石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远期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远期疗效。方法对96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应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术后1年、3年、5年进行随访。结果84例患者排尿通畅,12例需间断尿道扩张。结论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因其疗效肯定可作为首选方法。
牛卫星
关键词: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狭窄闭锁
尿道狭窄或闭锁治疗方法的比较(附96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 1 9年来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 96例尿道狭窄或闭锁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效果优于经会阴开放性尿道手术。结论 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较理想的方法。
冯树林牛卫星雷宝玉赵宇峰左景佑
关键词:尿道狭窄外科手术尿道闭锁病例报告
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比较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接受碎石手术的9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硕通镜组43例与输尿管镜组54例,硕通镜组行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镜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一次性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30 d结石清除率,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硕通镜组手术时间少于输尿管镜组(P<0.05),两组一次性置鞘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术后1、30 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37%(38/43)、97.67%(42/43),高于输尿管镜组同时间点的68.52%(37/54)、83.33%(45/54),P<0.05;硕通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4/43),低于输尿管镜组的25.93%(14/54),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手术前后血肌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较传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且安全性好.
赵宇峰王晓华郭晓波牛卫星
关键词:尿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结石清除率
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结石25例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评价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82~2000年行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痊愈22例 ,1例因肾窦粘连紧密 ,分离困难 ,改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2例出现并发症 :1例双J管移位 ,1例术后出现肾盂输尿管交界闭锁。结论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仍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冯树林贾斌牛卫星雷宝玉赵宇峰左景佑
关键词:肾结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