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岗
- 作品数:2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候选转移抑制基因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信号通路影响膀胱癌BIU8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候选转移抑制基因(MTSS1)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通路对膀胱癌BIU8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将传代的细胞分为以下3组:A组:PEFMTSSl和PSV2neo共转染组;B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hNC)和PSV2neo共转染组;C组:未转染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通过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MTSS1蛋白和mRNA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3组BIU87细胞中c—Met、E一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一钙黏蛋白(N—eadherin)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法和划痕实验观察比较转染PEFMTSSl的BIU87细胞的的迁移能力和增殖凋亡情况。结果(1)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PEFMTSS1组MTS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2)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A组上皮标志物E—eadherin蛋白和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B、C两组间E—eadherin和N—e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表明,A组划痕间距较宽,愈合被抑制,BIU87细胞迁移能力低于B、C组细胞(P〈0.01),B、C两组细胞的划痕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叭)。(4)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A、B和C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6.73±3.72)%、(4.28-t-O.68)%和(2.73±0.41)%,A组细胞的凋亡率较C组明显增加(P〈0.01),B、C两组细胞凋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SSl基因转染对体外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作用,其可能是�
- 牛卫星李岗赵宇峰
- 关键词:膀胱癌
- 泌尿系代谢性结石形成的病因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疾病,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最近横断面研究显示^([1]),大约十七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患有肾结石,且5~10年内复发率高达为50%,关于泌尿系结石发病病因、机制逐渐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 张志远李岗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代谢病因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报道
- 2014年
- 前列腺癌是一种发生于前列腺组织,由于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增生而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1],我院于2013年10月对1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 王晓华李岗冯树林
- 关键词:前列腺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症的途径。方法:应用PCNL治疗肾结石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6-74岁,平均(45.8±13.2)岁。术前经 KUB、CT和(或)超声检查确诊为肾结石;结石位于左侧61例,右侧53例,双侧6例。双侧 PCNL 治疗6例,单侧 PCNL 治疗114例。均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工作通道至16F或24F,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或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170 min,平均手术时间(85.3±30.8)min。本组120例中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残留结石3例,发热4例,出血3例,肾周脓肿1例,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均获痊愈。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效降低PCNL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此项技术开展。
- 雷宝玉王晓华郭晓波李岗赵宇峰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后并发症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SP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式,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60例体积≥8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UPP组和SPP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QOL)和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结果SPP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TURP组患者(P<0.05);随访6个月后,TURP组患者的Qmax大于SPP组(P<0.05),IPSS评分和QOL评分低于SPP组(P<0.05)。结论TU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赵波李岗崔晋生冯树林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疗效及术后尿控相关因素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术后尿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60例,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接受LRP治疗。分析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术后膀胱功能、术后1和3个月的尿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尿控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7.64±28.13)min,平均出血量(105.24±15.86)ml;术中切缘阳性11例(18.33%),无肠道、输尿管、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均下降,术后1个月尿控恢复15例(25.00%),术后3个月恢复37例(61.67%);术后3个月内发生尿路感染3例(5.00%)、吻合口瘘2例(3.33%),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是影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1个月尿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前列腺体积>40 cm^(3)、既往存在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史、膀胱内前列腺突出>10 mm是影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1、3个月尿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膀胱颈部保留、神经血管束保留和后方筋膜重建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经LRP治疗后,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膀胱功能、尿控恢复情况满意,并发症少;年龄、前列腺体积、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史、膀胱内前列腺突出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尿控功能的不利因素,而膀胱颈部保留、神经血管束保留和后方筋膜重建有利于尿控功能的恢复。
- 雷宝玉赵波赵宇峰李岗崔晋生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90名学生,按班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比2组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基础知识成绩、综合知识成绩、病案分析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教学总体评价、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浸润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满意度,教学效果明显。
- 郭晓波崔晋生牛卫星李岗
-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泌尿外科学
-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T_1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组),23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LP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O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肾热缺血时间RLPN组显著长于O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肾功能正常,均未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癌临床疗效显著,在有效控制肿瘤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肾单位等优点,是可选择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 李岗牛卫星吴洪涛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睾丸扭转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对26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26例平均年龄21岁,左侧19例占73%,发病至确诊时间为1h~15d,10h以上者占94%。结果:26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动态显象(CDFI)应视为诊断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经手术探查,9例行手术复位,固定,睾丸获救。14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结论:Doppler超声检查可灵敏检测出血流,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害和可重复的检查方法。睾丸扭转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探查,将发病时间与术中观察睾丸质地及色泽结合考虑睾丸的取舍、复位或切除坏死睾丸及预防性固定。
- 王晓华尚鹏飞李岗冯树林
- 关键词:睾丸扭转
- 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贝那普利治疗41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方法取我院自2011年9月以来接诊的DN患者41例,所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20例患者接受贝那普利治疗,视为实验组;另外21例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最终据此评定贝那普利治疗DN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综合疗效评定为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综合疗效评定为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76.2%,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治疗DN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牛慧敏李岗乔艳红
- 关键词: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